17名老人婦女開通出山路 現代版愚公引熱議

“登高涉遠 負重自強。”這是重慶城市精神研究的最新課題進展。巫山17名老人婦女苦干496天,僅靠雙手修成4公里出山村道,這些“重慶版愚公”的群像,就是重慶精神的最好體現。
苦干496天:“愚公”開通出山路
昨日,巫山縣騾坪鎮趕集日。留守在大山深處的騾坪村的婦女和孩子們踏著寬5米的出山大道,到鎮上采購日常生活所需物品。
這條剛建成不久的4公里長的出山大道,是該村17名老人和婦女,靠雙手和鋤頭,苦干496天“鍛造”的。
巫山縣騾坪村一組只有17戶人,基本上都住在坡地上,與外界的聯系就靠一條羊腸小道。村里青壯年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小孩。修路是從2006年春節開始的,曹祖培是修路的發起人之一,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和其他人一樣要動手挖土壘石。17個修路者中,70歲以上的有3個,60至70歲的有5個。有網友以《神女故鄉上演新愚公神話》帖子發在網上,網友尊敬地稱為“現代版愚公”。
重慶人在大山之間求生存磨礪出的愚公精神,勇于攀登的意志,逆水行舟的頑強,激流勇進的膽略。這也正是城市精神課題組能提煉出“登高涉遠,負重自強”八字真言的原點。
外出取經:山東送來城市精神關鍵詞
重慶八字城市精神提煉歷經9個月。
去年8月,市委確定21個重大課題中,重慶精神便是課題之一,市委宣傳部受命領銜。當月,市委宣傳部成立課題組,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周勇為課題組組長,長期致力于城市精神研究的肖長富任命為課題組副組長。
去年11月,課題組為打開視野,選擇外出取經,走訪山東、遼寧等省。在山東,一個對重慶評價的關鍵詞-“攀登”在肖長富腦際一閃,扎進他的心里。
去年12月,課題組在華龍網開設重慶城市精神大討論專題網頁,專家組成員化名網友,將一系列提煉的城市精神上傳上網絡。
有“仁山智水 登高涉遠”“紅火江山 人人雄起”“重山重水 重情重義”“麻辣霸道”……
網絡得票,“重山重水 重情重義”支持率高于“仁山智水 登高涉遠”接近15個百分點。但課題組選擇了后者。肖長富說,仁山智水太拗口,不便傳播,將前面四個字也自我否定。改成了“登高涉遠 負重前行”。
今年開年初,課題組向市委宣傳部匯報。熱烈的討論之后將最后一句改成“負重自強”。這“兩字”就是要讓重慶人有壓力和憂患意識,這與當前重慶所面臨的歷史使命所決定的。這樣,“登高涉遠 負重自強”八字城市精神雛形“出爐”。
接下來,肖長富表示歡迎將八字精神展開全市大討論,通過現代傳媒的手段有效傳播,進入到每位重慶人的心中。
(聶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