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踏春行】丹寨:"家門口就業也不賴"

大棚里的食用菌。
人民網訊 “家門口就業也不賴,收入不比外地低,還可照顧家! 正在忙著封裝菌包的揚武鄉村民吳金花告訴記者。
24日下午,記者所在的“多彩貴州踏春行”――扶貧開發、民生建設調研主題采訪組一行來到貴州省丹寨縣,探訪當地企業吸納本地農民工就業的情況。
季春時節,和風送暖。在丹寨縣揚武鄉食藥用菌示范基地里,一朵朵顏色深淺不一的食用菌在溫熱潮濕的大棚里長勢旺盛,它們中有香菇、木耳、靈芝、茯苓等,主要被銷往江浙、上海、廣東沿海一帶。
據揚武鄉黨委書記介紹,基地占地面積100畝,總投資2580萬元,固定投入560萬元,預計2012年將實現產值200萬元。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和“合作社+農戶+超市”的生產種植模式。目前已帶動100多戶當地農戶加入食用菌種植隊伍中,農民年收入可達2萬元左右,使他們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像吳金花這樣在家門口就能就業的農名工在丹寨還有很多。在采訪中,丹寨縣喜湘聚食品有限公司的員工潘秀英告訴記者,現在在家門口就可以打工了,不僅能為家鄉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且還能照顧家里的老人、小孩。非常感謝政府的招商引資策略,吸引企業來這里投資建廠,為丹寨農民工就業創造了條件。
喜湘聚2011年10月在丹寨縣投資4000多萬建廠,現有員工300多名,其中,95%以上是丹寨本地人,這部分人有80%是返鄉農民工。
丹寨縣委書記張淼說,丹寨全縣共有17.2萬人,而每年外出務工大概人口有3、4萬左右,大約占當地青壯年勞動力的60%。大量勞動力外流,導致了當地勞動嚴重不足。為了吸引廣大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和就業,縣委、縣政府出臺了《丹寨縣大力鼓勵和扶持農民工就業創業的意見》,對在丹寨的企業就業或自主創業并符合相關條件的城鄉居民,在住房、就學、戶籍、醫療、社保、就業、貸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其中,住房方面該縣推出了“1+1”政策,即在金鐘經濟開發區就業的符合條件的城鄉居民,一戶人家可解決一套保障性住房,可售、可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