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款問題首飾曝光 消費者可通過法律手段維權
中廣網北京11月1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因為怕丟失等原因,有的人在佩戴珠寶首飾的時候愿意帶個假的,把真的放在家里。但是有一天您要是發現放在家里的那個也是假的,怎么辦呢?日前,北京工商局曝光了56款問題首飾,周生生、金像珠寶、每克拉美、老銀匠、百利金、瑞景行等知名品牌榜上有名,引起消費者強烈關注。
北京工商局曝光的56款不合格商品名單中,共涉及24家珠寶企業,主要不合格項目或主要問題讓人看了都不敢相信。比如翠玉緣的白玉,實際檢測卻是大理石的;周生生和每克拉美的18K金和千足金含量不達標以及鉆石凈度不合格;百利金的手排實測為玻璃制品;藝盟珠寶和信德緣的部分銀質商品銀含量不達標等等。
買過珠寶首飾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在您購買相關商品的同時,商家都會給您該款珠寶首飾的檢測證書,來證明您用重金買到手的是經過國家權威部門檢測過的合格產品。那么,為什么這樣的產品還會有假呢?昨天晚上,新聞縱橫值班編輯撥通了每克拉美總部客戶經理趙人慶的電話,對于我們的疑問,他說:
趙人慶:每家公司都會有專門的采購部門,采到公司以后我們會有專門的理賠部門進行每一件貨質量方面的檢測,以及對企業合格書進行認證,兩方面都已經達到以后,我們才可以再進行上柜臺的一種銷售。每克拉美這幾件商品其實來說不是因為其貨品本身不合格,而是來說因為在這種加工當中,存在了很多的加工時候的差異性。
對于相同的問題,周大生的公司總經辦相關負責人夏先生表示:“出問題的產品并不是公司生產的,而是金象珠寶的。”而金象珠寶客服部負責人表示:“相關產品并沒有質量問題,只是產品標識上有差錯。我們標的是水晶,工商局認為是瑪瑙,但兩者其實都是石英類寶石。”
不管商家如何辯解,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而現在看來,北京市工商局曝光的這56款問題首飾一定是假的了。那對于自己出現問題的商品,商家又會如何面對消費者呢?
對此,周大生的公司總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相關問題產品并非出自本公司,所以沒法負責。”金象珠寶客服部負責人表示:“問題產品是贈送產品,所以無法退換。”
相比之下每克拉美的態度則明智了許多,每克拉美總部客戶經理趙人慶昨晚接受了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值班編輯的采訪。
趙人慶:所以我們這邊對所有的消費者作出了承諾,如果來說您對我們的貨品存在疑問,可以在國家的相關部門進行質檢,隨時可以咨詢公司電話,我們都會為每一位客戶提供國家專業認證機構的途徑,包括它的聯系方式和聯系地址,以及如何進行正確的鑒定。如果發現貨品有不合格的現象,我們這邊會非常認真的去對待,進行這種全額的賠付,包括一些耽誤他的時間以及誤工費,包括他的鑒定費用,我們這邊都會做相應的處理的。看來,不是所有的商家在出了問題后都能善待消費者,那么,受騙上當的消費者又怎么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呢?下面,我們來連線北京市匯德律師事務所邱寶昌律師:
主持人:那么對于有問題的珠寶首飾,周大生說,問題產品并非出本公司,所以沒法負責,您覺得這樣的道理講的通嗎?
邱寶昌:我認為這樣的道理講不通,因為北京市實施消法辦法第14條最后一款就明確規定了,欺詐行為是生產者或者是其他經營者所為的,有銷售者先行向消費者賠償,賠償后銷售者可以依法向實施欺詐行為的生產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追償。所以說這種行為不是你所為,但是是其他銷售者或者是制造者所為的話你要先行賠償這是法律規定的非常明確的。所以他說,不是他所為他就不承擔責任,既沒有法律依據也是一種逃避責任的做法。
主持人:那么相同的問題,金象珠寶的理由是有的產品是贈送產品所以沒法退還,贈送產品就可以不負責任嗎?
邱寶昌:贈送產品是建立在消費者購買其他物品時去贈送的,所以這種贈送表面上是一種免費贈送,實際上是在交易過程當中達到一定的數額才去免費贈送。這種免費是你自己放棄價款的備價,但是你要對產品的質量要負責,不管是實際價格銷售還是去免征。你的品質和你的宣傳應該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的話,那么你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這就是經常所說的免費不能免除你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主持人:現在很多消費者買到不合格的產品甚至是假貨,消費者應該怎么維護自己的權利,理賠的標準應該是怎樣的?
邱寶昌:北京市消法實施辦法第14條規定的很清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欺詐行為之一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小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第三項講到,產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摻雜摻假,它這里面含金量達不到是不是有摻雜、摻假、以假沖充真的情況。像第五項就講到了采取短時少稱等手段明顯含金量不夠,變相提高商品的價格,這也是一種欺詐行為。
還有一個不以真實的標記名稱從事經營活動,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他這種情況我認為它符合北京市實施消法14條的相關規定,消費者可以要求銷售者以此承擔責任。不僅僅是簡單的退貨問題,誤工、誤時的問題,可能有雙倍賠償的問題,當然我們希望能夠協商解決,可以互量互讓,達到和諧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