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力推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
新華網華盛頓9月7日電 (記者 劉麗娜 蔣旭峰)美國總統奧巴馬6日宣布一項大規模基建投資計劃,標志著奧巴馬政府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的重要一步拉開序幕。
白宮消息顯示,未來6年,美國將在航空、鐵路、公路等方面增加投資。同時,奧巴馬還建議創建永久性“基建銀行”,專門負責聯邦及地方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項目。截至目前,白宮并未公布新的基建投資計劃周期和投資總額,但初期投資將約為500億美元。
據美國政府人士透露,除了基建投資,奧巴馬近日還將宣布一項企業研發稅收優惠計劃,大約可惠及150萬家企業,在兩年內使企業受益約2000億美元。
奧巴馬政府之所以要推出新一輪刺激經濟計劃,原因在于美國經濟形勢不樂觀,一些關鍵經濟指標未達標。這一方面反映了本輪金融危機程度之深,對美國經濟打擊之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奧巴馬政府前期宏觀經濟應對政策分量不足。
客觀而言,并不能全面否定奧巴馬政府前期的經濟刺激計劃。奧巴馬政府的反經濟周期計劃至少在幾個方面取得成效。
首先在恢復經濟增長方面,奧巴馬政府上任伊始推出的7870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功不可沒。截至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已經連續四個季度增長。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估算,如果沒有2009年第一季度開始實施的美國經濟復蘇和再投資計劃支持,美國經濟僅能在2009年第四季度出現1.7%的正增長,2009第三季度及2010上半年均為負增長。
其次,在建立未來經濟增長基礎方面,前期的經濟刺激計劃提出了新能源戰略,加大基礎設施和教育投資等,從觀念上和物質上都為打造未來美國經濟新增長點做了必要鋪墊。
再次,在創造就業方面,如奧巴馬最新強調的,美國私營部門已經連續8個月新增就業崗位,這表明經濟復蘇和政府推動有效果。
但是,關鍵問題也在于就業。在很大程度上,與民眾最息息相關、也最受關注的就業問題是衡量經濟刺激計劃的頭號標準。奧巴馬就職之初,美國失業率為7.2%,奧巴馬向選民承諾將失業率控制在8%以內。但在之后的逾一年半時間里,美國失業率不斷攀升,不但突破了兩位數,而且一直居高不下。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美國失業率再度回升至9.6%,今年上半年失業率為9.5%。
如果僅以失業率來看,奧巴馬政府前期的經濟刺激計劃可謂失敗,這也是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任、奧巴馬政府上任以來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的主要設計者克里斯蒂娜·羅默最近辭職的主要原因。
一直主張增大經濟刺激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知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認為,當前美國的經濟狀況好比上世紀大蕭條時期的1938年,當時關于是否繼續推行經濟刺激方案的爭論十分激烈。克魯格曼堅稱,過早退出財政刺激只會重蹈歷史覆轍,拖累美國經濟復蘇進程,進而影響美國的國際競爭力。
在另外一位在美國學界頗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馬克托馬看來,比起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財政刺激的短期效果要更明顯。盡管美國政府新一輪刺激計劃還有待國會批準,鑒于距離國會中期選舉還有約兩個月時間,在民主黨依然占據主導的情況下,國會通過新計劃的可能性依然較大。
實際上,關于繼續實施經濟刺激的政策早在醞釀之中。今年年初,奧巴馬首席經濟顧問薩默斯曾提出2000億美元新財政刺激方案,只是因赤字問題在國會受阻。
同時,由美聯儲主導的貨幣政策刺激計劃也已悄然展開。今年上半年,美聯儲曾取消部分貨幣政策工具。但在第二季度經濟復蘇速度放緩、財政刺激難有動作的情況下,美聯儲7月份宣布重啟購買美國國債計劃,8月份又宣布降低超額準備金率。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本月初的央行年會上重申,將在必要情況下采取進一步的寬松貨幣政策。
考慮到美國財政的窘境,奧巴馬政府的新一輪刺激經濟計劃資金額度明顯小于前期的刺激經濟方案。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新刺激方案采取的是化整為零的方式。目前預測新刺激方案對經濟的作用為時尚早,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從當前情況判斷,美國經濟尚難以擺脫對政府刺激的依賴,要走出危機還需要較長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