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到底該怎么用
密集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同時,開征房產稅也成為被熱烈談論的話題。仔細觀察發現,屢屢引爆這個話題的,都是地方政府,而開征的理由則是抑制高房價。仿佛房產稅一推,則萬事大吉。
先是重慶市開天下之先河,表示對高端房產征收“特別房產消費稅”。緊接著,上海市也宣布正研究房產稅的征收辦法。細則最快將在本月公布,且明確稅率在千分之八左右。
5月17日,國家稅務總局新聞處處長牛新文向媒體明確表示:地方政府根本沒有權力出臺房產稅。與地方政府超乎尋常的熱情有所差別,中央層面對此則顯得審慎得多。原因何在?
先說地方政府為何積極。
由于地方財政對房地產的過分倚重,4月密集出臺的調控政策無疑將對地方財政收入造成嚴重影響。一旦調控成功,逐步趨穩的房地產帶給地方財政的油水也將縮減,財政窟窿由誰來補?
資料顯示,僅2003—2007年的5年,全國城鎮住宅年均竣工面積超過6億平方米。就像有人形容的“大工地”,幾乎每天都有新竣工的樓盤。若對如此之多的存量樓盤征稅,相信完全可以補上前面所提的財稅窟窿。
再說中央為何審慎。
稅收是非常有效的一種經濟調控手段,但用之不當,則可能變成與民爭利的工具,甚至進一步影響經濟的發展,影響社會的穩定。房產稅同樣是把雙刃劍。房產稅到底該怎么用?開征房產稅對高房價的抑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如果不分對象統統征稅,無疑與民爭利的副作用將占上風。對誰征、征多少、如何征,都不得不審慎思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