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而今邁步從頭越,三江桃園別樣紅。
在今年的高考紅榜上,錦屏中學獨占鰲頭。該校一本上線245人,二本以上線突破700人,成為全州高中一本上線超過200人,并且是全州超額完成一本、二本上線數的唯一一所中學,遠遠超過全州同級同類學校。2011屆劉建生老師所帶的高三(1)班60人全部上一本,成為了黔東南州乃至貴州省“最牛的班級”。
翻越近年來的錦屏教育發展史,我們看到的是一串串快速增比進位的數字,一個個辛勤汗水換來的數字,跳躍出了一個“錦中現象”。2008年和2009年高考成績上一、二本人數較2007年以前均翻了一番,連續兩年一本上線和錄取絕對個數位居全州第三。2010年一本上線152人,二本582人,錦屏中學龍雪同學摘取了全州文科狀元的桂冠。
錦屏中學連續三年高考上線率達80%以上,每屆高考錄取各類高等院校突破1000人,一、二本高等院校以各縣人口萬人擁有率名列全州前茅。一批批朝氣朝氣蓬勃的杉鄉學子從錦中出發。
“錦中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錦中如何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實現質的飛躍?深究原因,歸納起來,就是把“敢闖新路、敢于突破、敢于勝利”的黎平會議“三敢”精神落實在了具體的行上。
坐落在清水江與小江的“三江”交匯處、赤溪坪上的錦屏中學,青山如屏,清流夾繞,前臨亙古東逝的兩江流水,背倚杉林繁茂的翠綠群山,四周風光旖旎,景色迷人。記者走進錦屏中學,只見校園內古樹參天,銀杏盛綠,丹桂飄香,空氣清新,環境幽雅,文化氣息濃郁,此乃傳道、授業、解惑的理想圣地,正是莘莘學子步入大學殿堂的橋梁。
校訓、校風、教風、學風,是校園文化的底蘊,是校園精神的體現。
創建于1942年的錦屏中學,櫛風沐雨,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積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蘊。以“團結、勤奮、博學、尚禮”為校訓;以“嚴謹、文明、和諧、篤實”為校風;以“敬業愛生,身正業精,樂教善導,求實創新”為教風;以“勤學善問,博學多思,自強不息,力爭上游”為學風。
有方向,才有動力。腳踏實地,一步步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腳印。
早在2001年,錦屏縣就提出了“窮縣辦強教育,小縣辦大教育”的目標。在錦屏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提出辦優辦強錦屏中學,逐年投資共5000萬元打造出一所全新的學校。 2008年,錦屏中學通過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和州教育局評估被評為州級一類示范性高中。
在2009年1月錦屏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代表提出《確保資金投入,把錦屏中學盡早創建成省級示范性高中》的議案作為唯一的議案通過。
眾人拾柴火焰高。據錦屏縣教育和科技局副局長潘興華介紹,在全民辦教育的氛圍里,全縣各級各部門近年來支持學校的發展基金達3600多萬元,大大加強了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學校辦學條件。值得一提的是,錦屏縣體育局為支持錦中辦學,把不規則田徑場土地無償劃給了錦中。
在申報示范高中的道路上,學校堅持“硬件從實,軟件從嚴”的原則,廣泛動員,合力推進,共謀發展,把5個A級指標、17個B級指標、52個C級指標任務落實到人,達到了“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發展”的目的。2010年,錦屏中學擠身闖入了“貴州省示范性高中”的行列。
錦屏中學作為黔東南州邊陲的一個人口不到23萬小縣的一所縣級中學,辦學資源十分匱乏,優質生源相對不足,周邊有天柱民中、黎平一中和湖南靖州中學,導致錦屏縣的部份優秀生源外流。長期以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到2007年的十年時間里,錦屏中學的教學質量全州排名一直在第五至六名之間徘徊不前。
2007年,錦屏縣委、縣政府對錦屏中學提出“保五爭四奪三”的奮斗目標。面對這樣嚴峻的現實和壓力,學校領導班子對既定的目標進行內化,明確決定:“敢于突破,奮力趕超,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辦學思想是學校的靈魂,班子是學校發展的關鍵,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根本。”錦屏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龍安煥如是說。
在校園建設方面,錦屏中學著力創建花園式校園,投入3900多萬元完成教學區和生活區建設,并科學合理地進行了規劃、綠化、文化和美化,把校園建成了當地居民和兄弟學校參觀學習的好地 方。
錦屏中學在內部管理中,敢闖新路,強化管理,加強領導班子的主人公意識和責任感。實行校務會成員聯系高三畢業班管理制,指導、監督、協助、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級教育教學常規管理,落實責任目標,兌現教學質量獎懲時,校務會成員與其聯系班級直接掛鉤。在教師的培訓上,竭力為教師提供學習的機會,一邊選派骨干教師到西南大學去學習,一邊實施“名師工程”和“1358”工程,集“教、科、研”三位一體的教師隊伍格局全面形成,使教師既成為教學的能手,又成為教育的行家。諸如分年級教育教學管理、課題研究和校本課程開發、教學質量激勵機制等創新措施的大力實施,打造出了一個個特色教育品牌。
在教育品牌的打造上,我們來聽聽一位教師的心聲與心得——
“高中教學,就像孩子學走路一樣,先爬著走、慢慢站起來,再才能走起來、快起來…..”“高中教學是一個慢慢調節的過程,信心、習慣、毅力是最重要的‘六字法則’,要向學生灌輸不放棄、不泄氣的理念。”……這是劉建生老師娓娓道來的成功話語。
正是有著像劉建生這樣的一大批教學能手和學生心理輔導專家,“錦中現象”才會出現。在專任教師隊伍中,錦中現有中級教師72人、高級教師36人、特級教師2人,本科學歷以上(含)178人,學歷合格率達98%,省級骨干教師3人、州級骨干教師9人、校級骨干教師13人,曾獲得州級教學質量獎的教師達29人之多。
錦屏中學始終堅持把教育質量放在第一位不動搖,教學強調新認識、新思路、新方法,教學改革重成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凝心聚力,開拓進取,敢于勝利,學校也因此收獲累累碩果。
在前進的道路上,錦屏中學面對各種挑戰,以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敢闖新路,敢于突破,敢于勝利,強化教學管理,抓實校本教研,努力提高教師素質,促進了基礎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創造了一個個驚人的奇跡,奏響了一曲曲人才強縣的時代強音。
截至今年,連續三年錦屏縣每萬人擁有二本及以上上線率在全州一直名列前茅,義務教育質量逐年提升,學校管理逐步實現精細化,辦學行為規范化,已逐步形成從義務教育到高中教育良性發展的軌道。
錦屏中學高考質量逐年大幅提升,并連續獲教學質量獎,發展到由關注硬件投入向更加關注內涵發展轉移,由關注數量增長向更多關注質量提高轉移,由滿足人民群眾“有學上”到“上好學”需求的轉移,已經進入到一個提高質量、促進內涵發展的新階段。
在大力倡導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錦屏中學遵循教育規律,端正辦學思想,打造出了自己的辦學特色。
“條條道路通北京”。錦屏中學在優秀生源外流的情況下依然能取得“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高考佳績;每年的藝術特長生術科上線率達95%以上,三年來有近300名學生被高等院校錄取;學生書法、繪畫、舞蹈、電腦技術、攝影、鋼琴等課外興趣小組,參加各類競賽獲獎和過級考試,印證和詮釋了學校的辦學特色。
回顧錦屏中學近年來走過的艱辛歷程,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一屆一個突破,努力實現了既定的目標:2008年一本上線126人,二本478人,趕超黃平民中;2009年一本上線131人,二本512人,趕超天柱民中;2010年一本上線152人,二本582人,趕超黎平一中;2011年一本上線245人,二本以上線突破700人,成為全州高中一本上線超過200人,并且超額完成一本、二本上線數的唯一一所中學。
當下,錦屏中學正在以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和堅定不移地的追求,勇于亮劍,艱苦奮斗,頑強拼搏,創造了一個個驚人的奇跡,譜寫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用先進的理念,傳奇的色彩,續寫了侗寨苗鄉的教育新篇章,成為了引領黔東南教育的一只領頭雁。(黔東南在線 楊玉平 周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