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迎考補養(yǎng)熱 熱過六月天
專家忠告:考前切忌盲目進補
新聞提示:眼下,正值高考沖刺階段,為了提高孩子的記憶力、提神醒腦,讓孩子考出好成績,考生家長又掀起了新一輪的補養(yǎng)熱潮,平時忙碌的家長們紛紛趕赴保健品、食品一線,精心挑選,為即將高考的子女選擇最佳補品。近期,網(wǎng)上熱傳湖北孝感一中學學生打著氨基酸吊瓶學習,上演了一出“史上最刻苦吊瓶班”的鬧劇。專家呼吁,盲目進補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后果,導致孩子營養(yǎng)過剩、消化不良或頭昏腦脹,考生家長千萬別給孩子補過了頭兒。
家長心態(tài):不能讓孩子輸在營養(yǎng)上
中新網(wǎng)訊 “孩子學習很辛苦,每天都特別疲憊,我們也幫不上忙,只能讓他營養(yǎng)跟得上,不能輸在營養(yǎng)上。”在一家大型商場,記者看到市民崔女士正在保健品專柜精挑細選,她告訴記者,她兒子馬上要高考了,從高三開始,她就給孩子吃蛋白質粉和核桃粉,盡管每桶的價格高達300多元,但只要孩子能考個好成績,她花再多的錢也不會心疼。采訪中,大多數(shù)家長都表示,購買保健品一方面是為了給孩子補營養(yǎng),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自己買個“心理安慰”,很多家長甚至表示,看到別人家長都在想方設法給孩子進補,如果自己不買,就害怕孩子輸在營養(yǎng)上。
學生訴苦:效果沒看到壓力太大了
家長風風火火給孩子補營養(yǎng),而孩子們卻好像并不買賬。“看著那些瓶瓶罐罐的營養(yǎng)品擺在我面前,我就覺得高考近在眼前,整個人覺得壓力好大。”王同學告訴記者,自己雖然明白爸媽是因為關心才會精心準備營養(yǎng)品和保健品,但是這種緊張兮兮的氣氛卻會讓自己產(chǎn)生莫名其妙的反感心理。“有時候覺得父母不惜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在自己身上,心里有愧疚感,總覺得要是考不好的話太對不起他們了。” “關鍵是吃了沒什么用,還是覺得每天很累。”王同學無奈地告訴記者。
醫(yī)生建議:考前盲目進補不可取
“一般這個年齡的孩子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很健全,盡管高三這段時間可能體力、精力消耗快,但是自身的新陳代謝完全能夠滿足這種消耗。盲目進補反而會打亂正常的身體代謝,帶來不必要的身體問題。”市中醫(yī)院心內(nèi)科主任周高峰表示,時下,為了給孩子進補,不少家長讓孩子喝人參水、打“氨基酸注射液”,其實這些并不可取。
人參中含有能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心臟、血管的一種成分——人參皂甙,服用過多,可加速血液循環(huán),容易使人出現(xiàn)興奮、激動、失眠、食欲不振、神經(jīng)衰弱等癥狀。中醫(yī)認為,人參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只適宜于虛癥,健康狀況尚好又無虛癥表現(xiàn)之人,則沒有必要服用。年輕人如果過量服用人參,可能引起大腦皮層和神經(jīng)中樞麻痹,使心臟收縮減弱,血壓驟然變化,甚至會危及生命。
近期網(wǎng)上熱傳的“吊瓶班”,更讓人觸目驚心。周高峰主任介紹,氨基酸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營養(yǎng)物質,但“氨基酸注射液”是一種處方藥物,它主要針對營養(yǎng)嚴重不良的患者,對維持危重病人的營養(yǎng)、搶救患者生命有重要作用。即使對重病患者,醫(yī)生也要先詳細檢查,確定其適應癥且符合注射指征之后,才能開出藥方。對于身體健康的正常人,隨意注射氨基酸,可能造成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加重肝臟、腎臟負擔,絕對有害無益。
周高峰主任建議,大考之前孩子的食譜不宜大變,保證營養(yǎng)的同時,注意多吃一些果蔬,還可適當多補充一點堅果類、深海魚等富含脂肪酸的食材,可起到健腦功效,但堅果類食品一周吃大約50克左右即可,也不適合多吃。如果家長確實認為孩子缺乏蛋白質等營養(yǎng),不如多讓他吃一個煮雞蛋,喝一點牛奶。對孩子來說,自然攝取營養(yǎng),好好休息,保持運動,比什么靈丹妙藥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