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旦發生火災,要冷靜應對,一面設法撲救,一面積極報警,并及時組織人員疏散。如火勢擴大蔓延無力控制,要迅速撤離避險,以減少人員傷亡。
(一)火警緊急疏散
火警緊急疏散,是在發現火情或收到火情警報時,采取措施迅速疏導人員遠離火場,以避免因人員慌亂、擁擠而堵塞通道,發生互相踩踏的慘劇,或由于逃生方法不當,造成人員傷亡。凡人員集中的場所,如影劇院、禮堂、宿舍樓等,均應預先制訂火警緊急疏散預案,并組織必要的演練。
在緊急疏散時,應該做到:
1、聽從疏導人員或現場指揮員的指揮,不擁不擠,有序撤離。
2、保持鎮靜,熟悉環境,記清方位,明確路線,找準疏散的出口,不得亂跑亂撞。
3、不要因貪戀財物或害羞而貽誤逃生的時機。
4、相互照應,不得與老、弱、病、殘者及婦女爭搶疏散出口,并主動協助他們脫離險境。
5、受到煙、火威脅時,要采取適當防護措施,用濕毛巾、手絹等捂住口、鼻,采取低姿方式快速撤離密閉和通風不良的現場,以免發生吸入性損傷和窒息。
6、疏散時盡量不要乘坐電梯,以免受困。
7、離開火場后,嚴禁再入險境。
8、如發現有人被困,應及時向現場指揮員或消防人員報告。
(二)火場中的自我防護
1、火災撲救和避險時,應主要防止受到以下傷害:
(1)缺氧:燃燒會消耗大量的氧氣,同時,人遇火災容易亢奮,對氧氣的需求更大。所以火災中的氧氣缺乏對人的威脅極大,可在短時間內致人死亡。
(2)燒傷:火焰直接燒及人體或通過熱輻射均可引起燒傷,嚴重時能在短時間內致人死亡。
(3)熱損傷:火焰產生的熱浪可造成燒傷、熱虛脫、脫水及呼吸道閉塞(水腫),還會使人行動遲緩,加重受害程度。
(4)中毒:有些燃燒物在燃燒時會產生有毒氣體,使人窒息、昏迷甚至傷亡。
(5)熏嗆:煙的威脅主要是降低能見度,影響逃生和救援;引起呼吸困難等異常反應,嚴重的也可造成傷亡。
(6)砸傷:燃燒產生的大量熱量破壞建筑物的結構、組件,常能造成墻壁、屋頂坍塌,往往帶來更大的傷亡。
火災造成傷亡的因素還有很多,如爆炸、人員疏散中互相踩踏等,不同性質火災的主要威脅也不同。部隊在開展與防火滅火有關的安全教育時,使官兵了解各種火災的主要危害,有助于在防火和滅火過程中增強避險意識,提高防護能力。
2、火災中如何避險逃生
一旦發生火災,在火勢無法控制、消防力量還沒有到達時,要抓緊時機離開險境。
(1)受到煙、火威脅時,可披上浸濕的衣、被,用濕毛巾、手絹等捂住口、鼻,一邊滅火,一邊尋找安全撤離路線。要迅速離開密閉和通風不良的現場,以免發生吸入性損傷和窒息。
(2)濃煙較大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口、鼻,防止被濃煙嗆暈或造成呼吸道損傷。在濃煙中移動應盡可能采取俯身或匍匐姿勢,口、鼻離開地面。身上著火應迅速滾動壓滅火苗。
(3)撤離時認真觀察火勢,如果門把手和門板發燙或有煙霧從門縫竄入,則不要貿然開門,要用濕布等塞住門縫,并不斷向門上澆水。如果門朝自己這邊開,開門時應用一只腳頂著一點一點地開。
(4)集體撤離時不能慌亂,要統一行動,選擇正確的行動方案,隨時清點人數,如有掉隊人員,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應指定專人協助。撤離過程中注意隨手關閉通道上的門窗,以減緩火勢和煙霧蔓延。
(5)如果樓內有避險層或疏散樓梯,可先進入避險層或從疏散樓梯撤到安全地點。如樓梯尚未燒斷,火勢并不十分猛烈,可披上澆濕的衣、被快速沖出,但要注意不能盲目亂沖亂撞,防止跌下樓梯、掉進井道。火勢較大時,如果著火點在自己的上層應往樓下撤,著火點在自己的下層應往上轉移至樓頂平臺,上下層均被煙火圍困時應改橫向避險并尋求救援。
(6)普通電梯沒有防火功能,封閉的結構極易成為逃生的障礙,另外,火災中電梯井會形成“煙囪效應”,火災造成停電還會使電梯在中途停駛。這些都嚴重影響逃生,有時可直接造成傷亡,因此火災中不要乘坐普通電梯撤離。
(7)被困時盡量躲避到陽臺、窗口等易被人發現的地方。無法靠近陽臺、窗口時要向墻根靠近,以便消防人員發現自己。尤其是感覺自己不能自支時,更要努力挪向墻邊或者門口。
(8)及時呼救,并向樓下扔一些落地有聲或醒目的物品以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夜間可向外打手電發出求救信號。呼救要找準時機,注重效果,因為不停的呼喊不但消耗體力,也容易造成吸入性損傷和窒息。
(9)千萬不要從窗口往下跳。如果樓層不高,可以在骨干的保護和組織下,用繩子從窗口滑到安全地區。沒有合適的繩子時,可以將床單、窗簾或衣物等撕開連結成繩索。或者從窗戶旁邊安裝的落水管道往下爬,但要注意察看管道是否牢固,防止人體攀附上去后斷裂脫落造成傷亡。
(10)火災中平房更容易倒塌,撤離時要特別注意防砸傷。
(11)千萬不要趴在床下、桌下或鉆到壁櫥里躲藏。也不要為了穿衣服或尋找貴重物品、錢財而耽誤時間,以免失去逃生的機會。
(12)一旦脫離了危險,不要再輕易進入險區。如確知被困人員的準確地點或其它危險情況時,應向火場指揮人員報告。
3、身上著火的處理辦法
火災中一旦身上著火或被燒傷,要懂得緊急處置的辦法。
(1)身邊沒有水或滅火器時,不要奔跑或用手拍打,應立即脫掉衣服(特別是化纖衣服),以免繼續燃燒使創面加大加深;或者就地打滾壓滅火苗。但如果衣服已經和創面粘在一起則不能馬上脫掉衣服,否則會撕脫創面皮膚,這時應將火苗壓滅并設法冷卻,脫險后請醫生處置。
(2)盡量不用滅火器撲身上的火,如果萬不得已使用時,千萬不能對臉噴。火滅以后應馬上將噴在身上的滅火劑沖凈,特別是受傷部位要仔細沖洗。
(3)有條件時,最好用水將身上的火澆滅,或直接跳入水池、河溝內使火熄滅(這樣雖然對治療燒傷不利,但可以減輕燒傷程度)。但因油類引起身上著火時,如果不能保證直接把著火的油沖掉,不要隨意用水澆,避免身體更大面積著火,也不能跳進水中,因為水中的浮油燃燒會直接造成面部燒傷,還會因水面缺氧而使人窒息。身上油類著火時最好用浸濕的衣被等裹壓,不慎落到水中時要潛入水下游離著火的水面。
(4)脫險后,用自來水淋洗創面或直接侵入冷水中,這樣可減輕疼痛,防止傷情加重,但時間不宜過長,特別是在寒冷季節或大面積燒傷時,緊急處置只是臨時措施,隨后應抓緊時間送醫院救治。皮膚燒傷后,應避免碰擦防止脫落造成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