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物理——一題多解融會貫通
楚網訊 高考臨近,對正要步入高考的莘莘學子來說是非常緊張的時刻。沙市中學高三物理教研組組長張典松昨日做客晚報,對考生考前準備,考試中的應試技巧及注意事項進行指引。
掌握概念和規律,學會知識延伸
張典松說考前知識能力的準備是建立在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之上的,物理理論是由基本規律組成的,考生要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績,首先必須掌握好概念和規律。
高中物理的概念體系是比較復雜的,其中力學和電學部分知識非常系統,概念間的關系邏輯性強,考生不但要掌握概念本身的內涵和外延,還應從一個概念與其它概念的聯系中去理解概念。張典松舉例說,“例如,‘動能’是力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可以從‘動能’與‘速度’、‘動能’與‘動量’、‘動能’與‘功’、‘動能’與‘參照物’等概念的聯系中去理解它。”
另外,張典松說,在物理理論中對物理現象的精確描述離不開物理量,而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就是物理規律。要掌握物理理論,必須深刻理解這些規律,理解它們的確切含義、適用條件和適用范圍,熟悉同一規律的各種表達形式,弄清相關規律的聯系和區別等。
知識掌握離不開實際運用
張典松表示,考生僅僅理解和初步掌握物理知識是不夠的,應該學會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并掌握解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在力學的復習中,考生必須掌握力學規律的選擇方法、研究對象的選擇方法、受力分析的方法、物體運動情況的分析方法等。”張典松說。
如何在知識的理解和方法的運用過程中提升能力?張典松建議,在復習中,必須訓練一定數量的習題,在習題的選擇上應以常規題為主,因為高考中大量的考題都是運用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常規題,高考中出的少數“能力題”。當然也只有充分掌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考生才能順利求解。復習中,可通過一題多解,使知識和方法融會貫通,培養變換思維角度的能力:通過一題多問,弄清同一問題的各個側面和各個層次,培養思維的靈活性;通過一題多變,克服思維定勢的負效應,培養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能力;通過多提一聯,培養思維的變通性和遷移能力,這些做法均可在實現知識向能力的轉化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理分配時間,認真審題
張典松說,在高考的4科考試中,綜合科目的考試分值最高,是其它科目分值的兩倍。應試難度最大,腦力體力的消耗也最大,考生在對做題順序的把握和時間的合理分配上存在問題。應基本上按照試題順序完成,但自己無法突破的某些問題要學會跳過,整體把握各類題型的大致時間,力爭理綜考試得分的最大化。
張典松提醒,正確解題和審題是關鍵,迅速準確地弄清題目中的物理情景,不要想當然,高考試題的命題都會求新求活,即使是‘陳題’,一般也會經過適當的變換,所以考生切忌想當然。
“其中,審題的過程實際上是對題目的有關字、詞、句、式子、圖形等信息進行發現、辨認、理解的過程,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地收集解題所需信息的感知過程。”張典松說,“首先,應當細致認真地讀題,尤其要反復研究關鍵字、詞、句,弄清題目涉及的是怎樣一個物理問題,研究對象是什么,經歷了什么變化過程,然后確定該物理對象(或過程)屬何種物理模型,應遵循什么物理規律,最后列出有關方程求解。”
化學——梳理整合查漏補缺
今年是湖北新課改的高考第一年,沙市中學高三化學教研組組長江成宏說,從近幾年的高考寧夏理綜化學試題來看,高考內容主要是對平時知識的匯總。高考知識覆蓋面較廣,試題難易度適中,高考前一個月的復習應該是效率最高的,時間最寶貴的,在化學復習的最后沖刺階段考生應做到緊張、有序、高效。
江成宏提醒廣大考生,最后一個月,要轉向對知識梳理整合、查漏補缺,要轉向基礎,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要轉向規范,做到規范訓練,規范答題,要學會在答題過程中及時歸納,不斷積累解題方法。
回歸教材回顧基礎
“考前一個月,大多數考生往往忙于各類模擬考試和專題復習,過分強調熱點,過分重視一些創新思維方法,卻對教材不關注,忽略教材,忽略基礎,導致部分考生在基礎題和常規題上失分,得不償失。”江成宏說,“考前一個月要回歸常態,回歸教材,重點對教材進行全面回顧:教材中的各類圖表;教材中的實驗和科學探究;教材中的資料卡片;教材中的部分經典習題。通過回歸教材,回顧基礎,對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回顧。”
江成宏說,大多數考生整天忙于做題,解題速度顯著提高,但成績提高較慢。這主要是由于缺少解題之前的知識整合,解題之后的歸納整理。使知識得不到拓展和應用,解題方法得不到升華。
考前一個月應該如何梳理主干知識,歸納解題方法,江成宏將此歸納為4個方面。
“一是高頻考點。對于出現頻率較高的考點可以由知識到方法進行整合歸納。二是重要反應。中學化學設計很多物質和化學反應。可以從反應類型、反應規律、反應條件、反應物質等不同方面進行歸納比較。便于記憶和應用。三是重要概念和原理。高考一般通過具體物質和化學反應為載體考查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四是重要方法。高考側重考查化學思維方法。在訓練中要注意歸納、拓展、延伸。”江成宏說。
規范訓練規范答題
由于理綜試卷題量大,思維跳躍性強,考生應怎么避免在訓練中過多地強調解題速度,忽略規范?
“錯別字、化學用語、語言表述等方面很容易缺乏規范,導致會做的題不能拿滿分或者高分,甚至簡單題失分。”江成宏說,“規范性訓練要選擇一些難度適中、質量較高的模擬試題。用高考規定的時間去完成。做題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注意審題和時間的掌控。”
“規范答題要做到語言規范表達;字母規范書寫;化學方程式規范正確;實驗現象不能漏寫;物理量單位要注意準確。”江成宏說。
生物——二輪生物復習課 多訓錯題、漏題和混題
高三生物教研組組長黃德元認為,課改后的試題注重生物核心概念及主干知識的考查。因此,針對二輪復習應該注意哪些方面,黃德元從專題復習課的方式、如何上二輪復習課和二輪復習課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講解。
黃德元說,專題的設置主要分為生物結構專題、代謝專題、遺傳專題和生態專題。每個大專題可設置1至2個小專題。針對學情,從學情出發,通過學生一輪復習中薄弱環節的反饋,靈活設置專題。
“在前面兩種專題的設置中,都應注意解題能力專題的設置。如圖表專題、實驗設計專題、生物計算專題、遺傳推理專題等,進一步提升學生能力。”黃德元說。
黃德元表示,二輪復習課的內容、形式、課時時間分配都應與一輪復習課有很大差異。內容應從注重培養學生能力入手,以題促講,大部分時間以學生練習為主。
黃德元說,在二輪復習中,考生還應該多訓練錯題、漏題和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