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近日,爐山鎮小米種植基地已陸續進入采收期,小米種植田里,一穗穗金黃色的小米穗子在綠浪中迎風擺動。

為確保小米產業種得出、管到位、有收成、出品質,實現增產增收,8月20日,爐山鎮積極邀請小米種植專家、黔東南偉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到龍洞村楓香坪種植基地開展小米采摘及晾曬技術現場培訓會。

現場會上,種植專家就小米穗子的采摘標準、采摘方法、采摘要求、晾曬以及儲存收購進行了詳細的解說,并現場進行采摘操作示范,使大家掌握了小米穗子的系列采收技術要領。

看著一人多高、一穗穗沉甸甸的小米穗子,一塊塊綠中透黃的小米田,種植專家說:“像我們周圍的這幾塊田,初步估算畝產量在500斤左右。今年,你們這邊的成色比較好,要想出好品質關鍵還在于采收管理環節,如果大家嚴格按照要求及時分批采收晾曬,加工出金黃透亮、口感軟糯香甜的好米,一定可以賣出好價錢!”

“今年,是我們第一年推廣種植,全村共種植小米130余畝,其中村合作社搞了個六畝左右的示范點,分別嘗試了點播和移栽不同的種植方式,只要畝產量達到400斤,我們就達到預定的目標了,如果有500斤或者600斤的產量,明年我們的信心就更足,會讓更多觀望的農戶主動種植、擴大規模。我相信,只要我們按照種植的技術規范進行管理,畝產值就能達到2000多元,這比以前種植包谷效益好很多哩,這得益于鎮里面大力宣傳和帶動我們開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龍洞村吳支書看著地里金黃色的小米穗子高興地說道。

據了解,今年以來,為抓好特色產業發展,爐山鎮在年初抓好疫情防控同時,同步抓好產業發展,緊盯基地建設和幫扶帶動效益,立足實際、因地制宜,按照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要求,采取集中流轉農戶土地由村合作社統一管理種植和組織有種植意愿的農戶分散種植相結合、鎮政府籌集資金購買良種免費發放給農戶和與黔東南偉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小米訂單合同等方式,不斷助推脫貧攻堅與發展特色產業有機結合,確保小米種植這一新興產業能在爐山鎮扎根并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好路子。(李友發)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