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9月16日報道,國際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在交易的頭幾分鐘飆升了12美元(1美元約合7.1元人民幣),飆升近20%至每桶71.95美元,而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上漲超過15%至每桶63.34美元的歷史高位。隨后雖有所回落,但仍上漲了近10%。至下午1時左右,布倫特原油上漲9.9%至每桶66.19美元,而WTI原油上漲8.9%至每桶59.71美元。
另據臺灣《經濟日報》9月16日報道,10架無人機9月14日攻擊全球最大的石油處理廠,導致沙特每日減產570萬桶原油,占全球石油供應的5%以上。不少交易商以及分析師認為供應持續受阻可能令油價暴漲。奧尼克斯商品聯席執行官格雷格·紐曼甚至認為,供應問題短期內若不能得到解決,油價可能重登100美元。
那么,沙特能不能滿足對國際市場的供油呢?彭博社9月16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沙特可以在數日內重啟大部分被中斷的原油生產,但要全面恢復產能需要數周的時間。短期內,沙特和其客戶可以靠現有庫存暫時維持供應暢通。若恢復全面生產要拖上數周,沙特阿美公司可能考慮以“不可抗力”為由宣布無法履行部分國際供油合同義務。
OPEC+聯盟是否可以恢復增產來暫解這場危機呢?報道認為,可以,但沒那么容易。
報道指出,OPEC與俄羅斯等非OPEC國家組成的OPEC+聯盟,已實施每日減產120萬桶,但減產主要是從沙特而來,因此無法隨即增產。
沙特長年來一直是保有大量多余產能的主要產油國,不過經9月14日一炸,沙特想利用每日尚余200萬桶多余產能也連帶受阻。
那么如此一來,是否就是美國增產頁巖油的最好機會呢?報道認為,也沒那么簡單。美國致力增產頁巖油后,已成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如今也成為出口國。當油價上漲,頁巖油業者可以立即增產,擴大開采所花時間也較短。但即使相關企業可以增產,石油碼頭如今已接近滿載,擴大出口可能受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