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百年前的11月11日上午11點,吞噬數百萬年輕生命的西線戰場終于硝煙消弭,標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百年之后,史上最年輕的法國總統力邀60多位國家元首,以馬拉松式的紀念活動,勾起人們對一戰的模糊記憶,也以東道主的特殊身份出現在世界政治的聚光燈下。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紀念活動本身也是各國元首直接對話的平臺。近期,《中導條約》危機、敘利亞政局走向、間諜案以及由此跌宕的美俄關系,都需要兩國領導人再次面對面一一捋清,巴黎原本也是“雙普”再度會面的絕佳場合。
不過據俄羅斯總統助手尤里·烏沙科夫12日透露,法國方面不希望“雙普會”搶了馬克龍的風頭,因此“執意”要求不要在巴黎舉行紀念活動期間舉行俄美兩國總統的單獨會晤。
“我們已經開始協調俄羅斯和美國總統會晤的時間,但后來我們考慮到了法國同行們的擔憂和關切。”烏沙科夫在俄羅斯一臺“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普京”的節目中說,“因此,我們與美國同行們一起進行了討論,決定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G20峰會上進行內容更豐富的對話”。
俄羅斯代表團消息人士向俄新社透露了一個有趣的細節,在領導人午餐會時,原本相鄰而坐的俄美領導人,被工作人員調換了位置,最終相向而坐,無法交流。“普京和特朗普在節日午餐期間坐在同一張桌子上,但最初的設想是特朗普坐在馬克龍身邊,然后是普京,再旁邊是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最后坐在普京身邊的是容克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盡管未能深入會談,普京11日在接受RT法國頻道的采訪中還是表達了與特朗普見面的意愿,“無論如何,我們準備進行對話,但更重要的是,對話不僅在高層或最高領導人之間進行,還要在專家層面開展。我希望,這個全面的談判進程能夠得到恢復。”
普京表示,美國正準備退出《中導條約》,同時,美俄均計劃圍繞《中導條約》問題開展對話,俄方希望與美就該條約開展全面談判。在回答如何看待近來歐洲多個國家推動歐洲防務合作時,普京指出,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和現任總統馬克龍都曾呼吁加強歐洲防務合作,歐洲地區已建立強大的經濟聯盟組織,歐洲在防務安全領域日益獨立自主理所應當,“從促進世界多極化角度看,歐洲推動防務合作值得肯定,俄羅斯贊同法國等歐洲國家的上述立場。”(劉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