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領導高度重視,明確任務保進度
凱里市爐山鎮政府、負責對口幫扶凱里市爐山鎮甘壩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一年多來,凱里市爐山鎮政府高度重視幫扶工作,精心組織,加大投入,通過實施規劃幫扶、產業扶持、基礎設施建設、民生改善等切實有效的舉措,全力幫扶甘壩村如期完成脫貧摘帽工作。
二、摸準實情,認清扶貧目標
甘壩村由原甘壩村、后山村、六個雞村合并而成,位于貴州省凱里市爐山鎮駐地南10公里,東臨萬潮地界,南聯萬潮村寨,西接龍洞村,北靠響水村,全村轄六個雞的大寨、木老寨、甘壩、大洛廣、后山、大坪、小洛廣、小翁壩、登高坡等9個自然寨,8個村民小組,全村有苗、漢、仫佬、畬族等聚居,總戶數548戶,戶籍人口2237人,其中黨員人數52人。2018我村共有貧困戶21戶,貧困人口52人,其中甘壩8戶20人,六個雞4戶14人,后山村為省級貧困村,現有貧困戶9戶18人。村現有林地面積13144畝,耕地面積5000多畝,其中田地1700多畝。適合花生、烤煙、油菜、葡萄等經濟作物種植。我村地理位置優越,湘黔鐵路過境4公里,爐下線快線快速通道穿村通過,南山河縱貫南北。全村現有三個合作社,進駐2家公司(南山河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凱里市時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甘壩村主要農戶的生活、生產所在地屬典型旱山村,農業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嚴重制約了該村的發展。
三、真抓實干,打好脫貧組合拳 突出黨的建設,堅持思想引領
1、完善軟硬件推動陣地建設。甘壩村始終把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建設扶貧的首要任務和第一責任,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凱里市爐山鎮鎮政府積極聯系村委會,修建村辦公室設施,投入200多萬元資金修建和購置辦公設備,用于改善村“兩委”的辦公條件(正在修建),鞏固黨組織活動陣地,為凝聚黨員、服務群眾提供有力保障。
2、 大力實施教育扶持。“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依托黨建陣地強化宣傳引導,2018年1月至今,甘壩村召開大小會議40余場次,現場技術培訓15次,參會群眾500余人次。6月份,第一書記爭取凱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贊助支持,給予甘壩村在校的小學5人進行了教育幫扶資金。同月8日,凱里市時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給21戶貧困戶發放22頭豬,每頭平均有80---100斤重。甘壩村第一書記楊衛中同志組織凱里愛心人士開展“愛心捐贈助力扶貧”活動,正在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送去愛心物質。

圖為甘壩村發展產業時,市委楊昌鵬書記、爐山鎮黨委書記周密、和人大主席李毅在甘壩村支書的陪同下看產業的成果
突出幫扶建設,確保幫扶到位
1、路燈亮起 架起了暖心橋。為滿足當地甘壩村希望使用路燈的迫切愿望,甘壩村委會為人民群眾安裝太陽能路燈186盞,用電路燈16盞,籃球場燈8盞,硬化籃球場1個,為甘壩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為更進一步發展生態農業現代產業園和生態養殖,打地下水井兩口,維修后山片區公路,為人民群眾修建生產道路3.4公里,通組公路6.1公里,為甘壩、六個雞落實提供飲水工程,安裝水管網約14公里,共投入資金200多萬元,并引進外商3500多萬元在我村修建南水河農家樂、黑毛豬養殖場、水產養殖和水果種植、藥材等。為甘壩村打下良好的發展基礎,收到人民群眾的好評。
2、開展開“十戶一體”群眾抱團著發展。展了“十戶一體”,現已經有44戶農戶來牽頭,每戶帶動10戶發展,總計有440參與,發展的項目有櫻桃、藍莓、櫻花種植,黑毛豬、田魚養殖等,都是特色項目,具有較大的市場前景。在此基礎上,44個“十戶一體”還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現在就與廣東的一個公司聯系,準備引進到我們甘壩村來,修建一個雚裝氣廠,投資大概5千多萬,現只差土地問題了。還有苗圃園林項目,已經投資80余萬元;在2017年已經創收2.8萬多元,為26戶貧困戶分紅3人以下每戶分1000元,4人以上1300元。透過為群眾辦好事實事,樹立村兩委形象和威信,增強群眾發展的信心,也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新建村級道路、水利橋推動脫貧致富。近兩年來,村委會經過多方溝通規劃,并在各幫扶單位及爐山鎮政府領導的大力幫扶下,甘壩村達到了組組通公路,為村民出行、蔬菜運輸等解決了實際困難,為甘壩村全體村民鋪設了一條脫貧之路。
3、真誠扶貧幫扶推動脫貧攻堅。爐山鎮黨委、鎮政府領導在實地調研走訪后,多次溝通協商,反復研究如何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按照上級要求制定了幫扶單位《精準扶貧幫扶活動實施方案》,組建黨員干部幫扶隊伍,每月定期組織幫扶隊伍到貧困群眾家中開展幫扶、慰問等活動。今年4月份,甘壩村支書劉州盛硬自掏腰包為收購了養大的4只鵝,為貧困戶增收了一筆收入;還動員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為貧困戶建新房。駐村工作組根據幫扶政策三年不變,對象不脫貧、結親不脫鉤、幫扶不走人的原則,確保了“真扶貧”,做實精準扶貧幫扶工程。我們所走到貧困戶家他們都拉著我們的手,悄悄的轉身擦眼淚,對我們幫扶隊伍說:共產黨好,你們真的好,我們的心里記著你們一輩子!”
4 、進村入戶訪農友 全力幫扶助生產。至今年楊衛中4月駐村以來,鎮里的領導、幫扶隊伍干部和村兩委村干一同到甘壩村走訪貧困戶。“感謝楊書記對我的幫助,這批枇杷今年掛果了,相信一定能賣得好價錢。”貧困戶楊正舉老老緊緊握著楊衛中和劉支書的的手激動地說。今年64歲的楊正舉,以前常年在外面打工,家里生活比較困難。在甘壩村委員會的幫扶下,他種了30畝枇杷,今年可掛果,預計收入3萬多元。鎮里的領導、幫扶隊伍干部和村兩委村干深入甘壩村開展“三進三出”春季集中行動,訪農友、問農事,直接服務群眾,助推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在甘壩村后山組的基地,鎮里的領導、幫扶隊伍干部和村兩委村干到田間地頭幫農戶一起種辣椒、洋芋,忙得熱火朝天。據了解,今年甘壩村種植辣椒350畝,自從實行“小塊變大塊”和土地流轉的政策后,甘壩村的辣椒地變成了連片的土地,在政府的幫助下進行機械化平整,既節省了勞動力,又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為甘壩村發展產業時,市委楊昌鵬書記、爐山鎮黨委書記周密、和人大主席李毅在甘壩村支書的陪同下看產業的成果
突出因戶施策,確保脫貧成效
至今,甘壩村21戶貧困戶全部養豬和種植辣椒,我們把這些項目將作為貧困戶長期發展的產業項目。
一是發展生態養殖。養殖項目由凱里時新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1700萬元,打造以黑毛豬養殖、水果種植、花卉為主體的農業一體化項目。項目采取“支部+公司+農戶”的模式,帶動基地周邊農戶發展生態循環種養殖業,解決當地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可提供2500人/次就業崗位,大幅度提高當地農民人均收入。公司以農戶土地入股、農戶散養的管理統銷的模式,對自愿進行黑毛豬養殖的農戶與之簽訂合同,待自然長成后以市價回收并負責銷售。目前,項目完成200畝土地流轉,建設豬圈22個,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今年該公司無償幫扶甘壩村貧困戶養殖21,發放21頭崽黑毛豬給農戶養殖養成后統一收購銷售,以此增加貧困戶收入。甘壩村黑毛豬基地項目總投資1700萬元,其中申請扶貧專項資金224萬元, 并保證年回報率為8%。

二是建設商品蔬菜基地:蔬菜種植面積300畝、并完工修建3公里的機耕道;今年,利用秋冬種工作的契機,在大坪建設500畝的蔬菜示范點,目前辣椒長勢良好。
三是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討論研究后于2016年開工建設投資35萬元扶貧資金,100畝櫻花種植基地現已建設完成,并初具規模。
四是南山河農家樂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的南山河度假山莊已開業。村兩委投入80萬元扶貧資金入股。南山河農家樂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保證年回報率為8%。股比20%效益分紅。
五是貴州長鑫德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投資2000萬打造精品水果旅游觀光一體化基地1000畝。目前已完成250畝清脆李的種植。
為深入推進我村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增加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生產供給,有效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圖為甘壩村發展產業時,市委楊昌鵬書記、爐山鎮黨委書記周密、和人大主席李毅在甘壩村支書的陪同下看產業的成果
(一)玉米:積極動員群眾不種苞谷改種,確定把辣椒、精品水果、中藥材、蔬菜作為種植品種,已規劃種植面積3500畝。已建立合作社,積極對接培育清脆李苗,以合作社為平臺開展清脆李種養收工作。
(二)蔬菜產業:其中商品蔬菜種植面積300畝、并完工修建3公里的機耕道;生姜種植基地達30畝;辣椒種植基地達350畝;西紅柿種植基地達150畝。今年,利用秋冬種工作的契機,在大坪建設500畝的蔬菜示范點,目前辣椒長勢良好。
(三)特色水果:目前,我村主要以葡萄、紅心獼猴桃、李子等為主的果樹種植面積達370畝,其中,葡萄種植面積達50畝,紅心獼猴桃種植面積100畝,李子種植面積達200畝,其他種植面積達20畝。
(四)苗木花卉:目前,苗木花卉種植面積達120畝,其中苗木種植面積達20畝,花卉種植面積達100畝。
(五)山地特色養殖業:以黑毛豬、生豬、林下土雞、山雞、稻田養魚等特色養殖產業為重點,大力發展優質肉豬、優質肉雞產業,適度發展肉牛、山羊等食草畜牧業。目前,優質蛋雞養殖達1.3萬羽,生豬年出欄500頭,牛250頭。
(六)其他作物:水稻種植面積達600畝,油菜種植面積達100畝,馬鈴薯種植面積達250畝,中藥材種植面積達700畝.村集體以苗圃、荒山等集體資源出租給貴州長鑫德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每年可得租金5萬元;村集體以扶貧資金339萬元入股時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南山河農家樂,開展黑毛豬與精品水果相結合的種(養)殖,與利益貧困戶利益分配機制掛鉤,貧困戶每年可從中分得2000元;貧困戶以自籌、借貸5萬入股分紅4000元。
(七)、帶動引導貧困戶發展擴大養豬養殖產業。2018年4月份,通過鎮黨委、鎮政府的平臺,帶動引導戶貧困戶擴大發展養豬養殖。爐山鎮黨委、鎮政府給予養殖貧困戶爭取到以獎代補政策給予發放每頭豬700元的獎勵,每戶最多不超過4頭,爭取早日實現脫貧致富。(楊衛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