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特雷莎·梅在就職首相以來發表的第一次國內政策演講中說:“我希望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精英統治國家,在這里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才能和辛勤工作的程度獲得公平的機會。”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梅提出要恢復舊時的文法學校,讓所有學校擁有自主選拔學生的權利。
英國的文法學校相當于公立的“重點中學”,其教育水平不亞于優秀的私立學校,但學生不用繳納高昂的學費。文法學校與普通中學的唯一區別在于,申請入讀時需要經過嚴苛的考試。入學考試在學生11歲(小學六年級)時進行。未能參加考試或落選者將按其所在學區就近入讀普通中學。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英國工黨及宣揚平等主義的教育家們反對設立文法學校,認為其加劇了階級分化和中產階級的特權。1965年,英國政府宣布通過建立新的綜合學校,逐步取代原有的文法學校。1998年,英國前工黨領導人、時任首相布萊爾宣布禁止開辦新的文法學校。目前,英國有3000多所普通中學,但文法學校只保留了163所。
特雷莎·梅指出,當年針對文法學校和學校選拔學生的禁令已經不合時宜。“我們容忍了這個制度太長時間。這個武斷的規定阻礙學校挑選學生,并因教條和意識形態犧牲了孩子們的潛力。”
特雷莎·梅說,很多人仍然迷失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文法學校對社會階層流動是否有影響的爭論中。她強調,未來的文法學校不同于過去,而是真正多元化體制的一部分。她說,政府還將就宗教組織開設自由學校頒布新的規定,尤其要放寬天主教會開設自由學校的限制。
特雷莎·梅提出的教育改革計劃雖然有待議會批準才能實施,但在國內已經引發了不少爭議。英國教育標準局督學主任邁克爾·威爾肖預言,貧窮兒童在政府的新計劃中無法獲益。他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說,必須確保大多數學生都能在學校取得好成績。如果英國只能確保前15%到20%的學生獲得優質教育,那將是一種失敗。
教師工會領導人凱文·考特尼批評政府的新建議是轉移視線和倒退。他說,教育資源和教師短缺才是真正問題。
反對黨工黨也表示,這項計劃會加劇社會不平等的現象。影子教育大臣雷納表示,政府應該關注面向所有人的學校,而不是針對少數人的學校。
文/新華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