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8月8日,“中國網絡名人環球行——非洲站”代表團團員與坦中友好協會秘書長約瑟夫·卡哈馬(Joseph Kahama)進行對話,雙方就對非合作模式、中坦關系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中非合作論壇成功后 西方開始緊追中國”
約瑟夫表示,很多非洲國家都與中國更為交好,遠離西方。他注意到,一些學者逐漸認為,涉非事務應以三方形式開展,即中國、非洲以及西方共同進行合作。對此,他表示擔憂,稱這將是最糟糕的合作模式。此前,中坦合作以及中國與非洲其他國家合作都是基于雙邊基礎之上,一直發展良好,非洲國家歡迎這種模式,并不需要第三方介入。約瑟夫稱,中非合作論壇開展十年之后,美國提出美非合作,這是緊追中國之舉。他認為,自此便出現了涉非問題三方合作的概念。
中國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詢文員會委員、前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表示,中國對非合作開展很早,尤其是中非合作論壇之后,取得了很多成果,影響深遠。西方國家也想參與進來,在非洲問題上推動與中國的三方合作,其中,法國政府最為積極。不過,多數非洲國家都不愿意第三方介入,根本原因在于,非洲認為,中非雙邊合作優勢明顯,一直十分便捷順暢,擔憂西方國家的介入會帶來很多附加條件,干涉非洲內政。因此,想要實現三方合作面臨很大困難。
“中坦、印坦都在合作,但中國才是坦桑最好的伙伴”
目前,日本、印度等很多國家都在競爭發展對非合作,針對這一狀況,約瑟夫表示,只要基于雙邊合作基礎之上,競爭并不是壞事。他說道,一個國家并不會刻意挑選伙伴,但一定要了解誰是自己最好的伙伴,比如,坦桑尼亞與印度是伙伴關系,但對坦桑來說,中國一直是最好的伙伴。他提出,在合作過程中,需要了解對方的動機,坦桑一直了解中國的出發點,這也是兩國合作順利進行的因素。
此外,約瑟夫表示,在面向坦桑尼亞人的不同民意調查中,數據雖有不同,但中國一直位列影響力、好感度等方面的首位。據悉,2015年2月25日,業務覆蓋非洲44國的民調機構《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在坦桑尼亞發布了一份各國在坦影響力的調查報告。根據該機構在2014年8月26日至9月9日期間在坦桑尼亞不同省份對2386名成年人所作的樣本調查(誤差率不超過2%),中國的發展模式、影響力、經濟實力、對坦援助效果等指標均位居前列。多達71%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對坦桑尼亞政治和經濟的影響是“正面”和“非常正面”的。至少有35%的受訪者把中國作為坦桑尼亞的發展榜樣。這一結果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比擬的。【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驁】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