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德國《石荷州日報》7月18日文章,原題:在中國學習,不是只對中文感興趣 莫里茨·哈特曼和奎林·施萊維一年前來到中國留學。在這個人口最多、經濟排名世界第二的國度,他們每天都能碰到新鮮事物。來華后不久,他們就學到一個重要教訓。“得培養靈活且有耐心的個性”,哈特曼說,“必須與德國的準時說再見。中國人對很多事情沒有計劃。”不過,兩人對在華的經歷給予非常積極的評價。在中國的一年,他們的收獲不僅僅來自學習。哈特曼頗有感觸地說,“來到中國或許是因為經濟,而你留下來,卻是因為這里的文化和人民。”
在德國,一些人對中國充滿偏見,但交換生的經歷卻證明這是錯誤的。“中國不像人們說的那么封閉。”施萊維贊嘆說,中國大學也與德國人想象的不同,學生與教授的關系也比德國更親近。
長期以來,對中國留學感興趣的主要是漢學學生。近幾年來,赴華的外國留學生數量不斷增加,選擇的學科也不斷擴展。中德大學合作的雙學位課程也在不斷增加。(作者喬恩·佩特林,青木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