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信用工程作為一項惠農、利農的民心工程,天柱農村商業銀行歷來高度重視,為將信用工程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努力構建和諧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天柱農村商業銀行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有效的促進了信用工程的建設。
轉變重數量、輕質量的工作方式,更加注重工作實績。以摸清農戶的真實情況為重點,展開地毯式的入戶調查,從2014年6月1日起,全轄每天保證至少有40名信貸員進村入戶,每個網點每天確保調查30戶以上,以實地直接調查替代以前的間接調查,更加注重調查質量,使評級授信更加客觀和科學,為掌握當地信用環境提供了更加直觀的材料。
轉變宣傳方式,更加注重宣傳效果。對于信用工程的宣傳,從以往單純的發宣傳單、打橫幅、搞展板的方式向在依托宣傳單冊等傳統的宣傳方式的基礎上,更加注重上門宣傳轉變。充分利用進村入戶調查時機,對農戶展開面對面、心交心的宣傳,讓農戶更加直觀的了解信用工程建設的意義和價值,使農戶更加積極的支持農信社的信用工程建設工作。
轉變閉門造車的工作方式,更加注重集思廣益。扭轉在信用工程建設過程中各社單干的現象,積極建立相互配合、幫扶共建的工作機制。以QQ群、OA工作平臺相互交流經驗,農村業務部積極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將單純的培訓會演變為培訓與交流相結合的促進會,共享成功經驗,特別是已創建信用鄉鎮成功基層社的成功經驗。
信用工程建設工作方式的三大轉變,為天柱農村商業銀行信用工程建設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信用工程工作的開展獲取各級黨委政府、民眾、社會的大力支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為天柱農村商業銀行2016年成功創建信用鄉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