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還有中國軍事專家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比較兩個國家海軍的實力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海軍實力是裝備數量、質量、人員軍事訓練水平和戰斗意志的綜合考量。即便是對比裝備實力,也不能簡單地比較雙方有幾艘軍艦、幾艘潛艇、多少架飛機,更不能簡單對比艦艇總噸位。如果對比后者,中國大概一直都領先于日本。
這名專家認為,客觀來看,近些年來隨著中方造艦計劃的加快,在大型主力戰艦數量方面,例如驅逐艦、護衛艦數量逐步超越了日本?梢哉f,目前的中日海軍對比,是有史以來日本海軍最不具優勢的時期,而且這一情況呈現加速發展的趨勢。但是在質量方面,總體來看中方并不占優。畢竟日本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國和強國,在設計水平、制造工藝方面都有豐富經驗和自己的優勢,而且在動力系統、武備方面得到美國支持。例如,日方建造的“宙斯盾”驅逐艦使用了美國的動力系統和宙斯盾防空反導系統、標準系列防空反導攔截彈,這基本上都是世界頂級水平?傮w來看,雙方的先進艦艇已經大致處于一個水平線上,無論是裝備數量還是質量,一方的優勢都不足以引起戰爭天平的明顯改變。
專家認為,從當前雙方作戰能力來看,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反潛作戰、反水雷作戰能力仍然強于中國,而中國海軍的反艦作戰、對地打擊能力占優,雙方的防空作戰能力基本相當。在訓練水平和戰斗意志方面,中日雙方應該說是各有千秋。另外,中方有太多的海域需要保衛。從密度上來看,日本單位海域的艦艇密度仍然遠遠高于中國。而且僅僅比較海軍的實力也是意義有限,畢竟一旦發生沖突,不是簡單的海軍之間對決,而是整個武裝力量甚至是國力的對決。單獨議論中國海軍超過日本,顯然是一個噱頭。(藍雅歌 青木 張亦馳 陳一 王曉雄 郭媛丹)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