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參考消息網7月31日報道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7月29日發表該刊主編扎卡里·凱克的一篇文章,題為《做好準備:中國可能在印度附近新建人工島》。文章稱,目前,人們越來越擔心中國可能很快將在印度洋啟動填海造島工程。這種擔心在印度尤為明顯。
文章稱,這種擔心源自小島國馬爾代夫上周通過的一項憲法修正案。該修正案首次允許外國人擁有馬爾代夫土地。具體說來,該修正案允許投資10億美元以上的外國人擁有土地,條件是填海而來的土地至少要占70%。
文章說,2013年7月,中國在南中國海啟動大規模填海造地工程。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官員告訴當地媒體,他們對中國目前計劃在馬爾代夫的一些島嶼也這樣做感到“不安”。位于印度洋的馬爾代夫由1200個島嶼組成,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馬爾代夫國內反對上述修正案的人士也表示了類似的不安。例如,投票反對該修正案的14名議員之一埃娃·阿卜杜拉在接受外交學者網站記者采訪時說:“我擔心的是,我們正為中國在馬爾代夫建立基地鋪平道路,使這個國家成為印度和中國之間的前線國家,從而打破印度洋目前的力量均勢。我們不能對印度和中國之間的對立日益加劇視而不見。”
文章稱,但馬爾代夫和中國官員試圖緩和這種擔憂。中國外交部在提供給路透社的聲明中表示,北京“向來尊重并支持馬爾代夫維護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努力”。
聲明還表示,有關中國在馬爾代夫建設基地的說法“完全沒有根據”。中國已聲稱永遠不會建設海外軍事基地。
馬爾代夫總統阿卜杜拉·亞明也試圖打消人們對中國填海造島并將這些島嶼用于軍事目的的擔憂。亞明在發表公開演講時說:“馬爾代夫政府已向印度政府和其他鄰國保證,印度洋仍將是非軍事區。”
副總統艾哈邁德·阿迪卜近日在接受《印度教徒報》記者采訪時重復了亞明的說法。他說:“我們國家不會出賣主權……我們不想讓包括印度在內的任何鄰國……擔心。我們不想處在威脅鄰國的位置上。”
文章稱,盡管印度政府似乎已正式接受馬爾代夫作出的保證,但仍有一些人心存疑慮。
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分析師阿南德·庫馬爾說:“修憲給中國人帶來了好處。只有中國有能力購買70%的土地。”
文章稱,另一些人則對憲法修正案迅速獲得通過表示擔憂。印度消息人士對當地媒體表示,馬爾代夫的立法程序通常要持續數周乃至數月。印度一位消息人士告訴《印度快報》記者,相比之下,“議會專門小組在一小時內就審議通過了這項修正案……這件事敲響了警鐘”。
甚至在這項新憲法修正案通過前,印度就已對馬爾代夫日益感到不安(印度將該國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今年早些時候,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取消了訪問馬爾代夫的計劃。此前,包括前總統穆罕默德·納希德在內的數位反對黨知名成員被亞明政府投入監獄。
文章稱,同樣,早在新修正案提出前,印度官員就對亞明總統2013年11月上臺后馬爾代夫與中國的關系不斷加強感到擔憂。近年來,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一部分,中國一直在對馬爾代夫進行大量投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對馬爾代夫進行了國事訪問,其間他承諾將加大投資力度,包括對馬累國際機場的投資。近年來,中國赴馬爾代夫游客人數也穩步增長,給這個小國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文章稱,很多人擔心北京在印度洋實施“珍珠鏈”戰略。作為該戰略的一部分,中國也在試圖挺進斯里蘭卡等其他南亞沿海國家。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