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美國CNN網站7月9日報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發布了一份在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中勞動者每周平均工作時長的排行榜。其中,美國人工作時長最多,工作最辛苦。
該數據顯示,美國人平均每周工作34.4個小時,排名第一。而在美國已成年的全職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47個小時,這比10年前的工作時長足足增多了1個半小時。排在第二位的是澳大利亞,每周平均工作時長為32.4個小時;第三位是瑞典,每周平均工時達到31.2個小時;最后一名則是荷蘭,每周平均工時僅為26.6個小時。
此外,美國人相比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國民擁有較少的假期,根據Expedia.com網站在去年的調查報告,美國工作者去年普遍擁有15天休假,但大部分只休息了14天。而歐洲人則平均有28天休假,亞太地區工作者也可擁有19天的休假。
事實+
我國九成行業周工時超40小時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7000美元,達到了中上收入國家水平。然而,正處于收入擴增階段的中國,勞動者的年工作時間是2000~2200小時左右,這個數字相當于英美德法等國家20世紀20~50年代的水平。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勞動關系開始進入了矛盾頻發的“深水區”:工作時間不合理甚至不合法正成為勞資糾紛的重要“導火索”,“過度加班”已經成為全社會高度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2014中國勞動力市場報告》顯示,我國九成行業周工時超過40小時,過半數行業每周要加班4小時以上。對所有行業平均周工時的排名發現,住宿和餐飲業勞動者平均每周工作時間長達51.4小時,排名第一;建筑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分列二至四位,且以上四個行業均已超過法律規定的“特殊行業”周工時49小時界限;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制造業的周工時為48.8小時和48.2小時。
除了周工時遠超世界平均水平,在邁向高收入國家進程中,我國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呈現出了八大特征:雖然工時制度逐步與世界接軌,但加班現象仍然嚴重;過度勞動伴隨工時閑置;男性“長工時”與女性家庭“第二輪班”并存;城鄉勞動者工作時間差異大;特大城市勞動者上下班時間長;雇主比雇員工作時間長;假期時間遠少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過度勞動所導致的勞動者職業病和過勞死現象比較突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