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超慣例的“肌肉”秀
“秀肌肉”已經成為力量展示的慣常手段,這往往能避免血腥的殺戮,而又能給對手無形的震懾。
北約26日開始在北歐舉行代號為“北極挑戰”的大規模軍演,投入超過4000名軍人和大約100架戰機。這是北約今年舉行的最大軍演之一,將持續至6月5日。
一個月后,美國和澳大利亞也將于7月初舉行本年度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護身軍刀”,參加人數為2.7萬人。日本自衛隊也將派出40人參加。此次軍演因為涉及到自衛隊海外派兵而備受關注。
5月4日,北約成員國愛沙尼亞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軍事演習,包括北約盟國軍隊在內的1.3萬人參演,美英等國均派出戰機。同在5月,立陶宛舉行了“波羅的海堡壘2015”軍演,美國與格魯吉亞開展了“崇高伙伴”軍演。
在中東,“熱切的雄獅”軍演于5月5日在約旦拉開帷幕,來自巴基斯坦、約旦、法國、美國等18國的約1萬名部隊士兵參加聯合軍演。
把時間再提前,美菲4月20日至30日舉辦的“肩并肩”聯合軍事演習雖是例行動作,但此次雙方投入超過了1.1萬人,同時在菲多個地點舉行,號稱是兩國15年來最大規模的聯合軍事演習。
而在3月,美韓兩國一年一度的聯合大演習也進行了大規模登陸作戰演練。
刷“存在感”的軍演
縱觀近期如此頻繁,且多創歷史之最的大規模軍演,有兩點值得注意:一,多為美國主導。二,覆蓋面廣,自西至東貫穿加勒比海沿岸、北非、高加索、中亞、南亞、東南亞和朝鮮半島。這與美軍的“不穩定弧形帶”重合。
如此頻繁的軍演,美國有什么戰略圖謀?
分析認為,通過瘋狂軍演,美國可以展示其軍事實力,顯示美國世界霸權地位的存在。
眾所周知,美國如今身陷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泥潭,經濟復蘇乏力。唯有通過瘋狂軍演,顯示軍事實力,才能維系已經動搖的全球霸權地位。
另一方面,通過軍演可以達到拉攏盟友、鞏固結盟的目的,威懾其心目中的對手。
北約方面雖未明說“北極挑戰”軍演的目的,但是假想敵不言而喻。近期俄羅斯在北歐及波羅的海地區的軍事活動日益增多,波羅的海國家空域屢遭侵犯,瑞典海域去年也曾發現可疑潛艇的軍事活動。
盡管美菲雙方都表示,“肩并肩”軍演與中國毫無關系,但不少軍事專家分析認為,此次美菲雙方將軍演提升至戰役級規模,增強對華遏制能力的意圖十分明顯。在美國的南海戰略中,由菲律賓扮演其向南海投送軍力“馬前卒”角色的安排正在一步步實現。
如果將視野擴大至整個南海區域,則可看得更為清楚。今年以來,美國相繼慫恿印度、日本等國與南海區域內國家聯手,共同強化在南海對中國的前沿牽制,以達到圍堵、遏制中國的險惡目的。
通過頻繁的軍演,美國還有一個更為實際的目的:挑動各國擴軍備戰,推銷美國的軍火武器,增加其財政收入。另外,還可以達到類似“星球大戰”的效果,拖垮對手。
適得其反的戰略戰術
有評論認為,美國通過軍演造勢,刷存在感,在客觀上同時樹立了中國、俄羅斯兩個強大的敵人,是美國歷史上最愚蠢的戰略。
作為反制,中俄5月17日聯合在地中海的軍演傳遞了一個信號:共同的對手將兩國聯合在一起。它們希望聯手遏制美國的全球影響力。
美國《洛杉磯時報》的評論非常典型:“無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在地中海沿岸都沒有一寸土地,這令它們選擇于此舉行海上聯合軍演的想法顯得出人意料,甚至極具挑釁意味。”
俄羅斯電視臺新聞頻道網站發表題為《俄中希望改造世界的文章》反駁道,美國人在地中海同樣“沒有一寸土地”,但它的第六艦隊駐守此地已達65年之久,沒人認為這是挑釁。
同樣,認為軍演能拖垮中俄經濟的言論經不住推敲。
分析認為,美國企圖推動中國、俄羅斯投入軍備競賽,卻使自己陷入擴充軍備的怪圈,軍費開支多年來每年達7000億美元,占全球軍費開支總量的近50%,造成美國財政不堪重負,債務危機難以擺脫。美國“聰明反被聰明誤”,最終可能適得其反,自嘗苦果。
作者:楊子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