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凱里經濟開發區以弘揚發展及傳承、培育民族文化產業為契機,結合園區發展規劃,按照“企業向園區集中,資源向產業集中”的原則和以集群發展、產業共進為主體思路,以打造民族民間特色旅游工藝品全產業鏈為目標,整合資源,將民族文化旅游工藝品創意產業園作為園區重點培育和打造園區之一。
民族文化旅游工藝品創意產業園規劃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計劃投資50億元,以營造民族文化風情、產景高度融合為主線,集銀飾、刺繡、服飾、蠟染、木雕等民族旅游工藝品加工生產、產品研發、創意設計、產品展示展銷、包裝、培訓、交流、電子商務、技藝表演、大師工作室、動物競技等為一體綜合性文化創意產業園。目前,已全面啟動占地200畝、投資5億元的一期項目建設。
據悉,該區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將民族文化旅游工藝品創意產業園建設成為國內最大和最具特色的民族旅游工藝品加工生產基地和交易中心,打造成為國內民族民間工藝品和文化產品的展示場,能工巧匠的聚集地、設計大師的交流所,入園企業達300家以上,培育年產值(營業額)過億元龍頭企業20家,實現年產值100億元,綜合創稅8億元,帶動就業50萬人,吸引接待游客500萬人次,形成一批旅游工藝品龍頭企業、一批旅游工藝品專業戶、一批旅游工藝品精品,一批旅游工藝品自主品牌、一批旅游工藝品技術人才和能工巧匠帶頭人、一批旅游工藝品公共服務平臺和專業市場,完善旅游工藝品產業從源頭到終端的一條龍運營服務模式,使民族文化旅游工藝品產業真正成為黔東南乃至貴州省經濟發展的富民產業、創業產業、扶貧產業和民生產業,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美譽度和知名度的產業名片。
目前,民族文化旅游工藝品創意產業園已入駐苗妹銀飾、浙江特色工藝品、鑫田民族刺繡、東方刺繡、仰啊歐民族服飾刺繡工藝品等5家企業,該產業園區的建設將有助于民族服飾、民族刺繡、手工銀飾、特色工藝品的生產制造及對外宣傳。下一步將積極引進富具特色的州內省外民族文化旅游工藝品企業入駐園區,打造黔東南乃至全省最大的民族文化旅游工藝品創意產業園區。(王朝玉 姚本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