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報道還稱,根據《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日本政府從2000年開始推進回收和處理二戰時日軍遺留在中國的毒氣等“遺棄化學武器”。其中在被預計埋藏了30萬至40萬顆炮彈的中國東北吉林省哈爾巴嶺,很有必要加快當地廢棄武器的處理,因此日本政府逐步完善了武器處理設施。據多名有關人士稱,該設施預計近期將會啟動,本月30日還將在當地舉辦中日兩國政府有關人士出席的儀式。日本政府今后打算利用該設施讓炮彈在高溫爐中燃燒等方式來加快處理,現階段制定了截止2022年完成哈爾巴嶺廢棄武器處理工作的目標。日本內閣組建的關于化學武器處理智囊會議的成員之一、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的教授高原明生說:“哈爾巴嶺的設施的啟動是為解決過去戰爭相關事宜的重要的一步,是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措施。希望兩國國民知道這件事后有助于中日關系的改善。”
日本政府從2000年開始和中國合作回收日本二戰時遺留的各種武器。但是一直以來都將重點放在發現和回收遺留武器上,沒有真正開始處理回收來的武器。如今完善處理設施并啟動遺留武器的處理工作,算是日本在處理日軍在華遺留武器工作上邁進了一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