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資料圖:伊朗新近下水的“賈馬蘭”號軍艦
“一支神秘海軍艦隊從大西洋方向抵近美國領海,美軍監測顯示,艦隊竟然來自伊朗。”昨天,這個聽來頗不合常理的場景因伊朗北方艦隊司令哈達德的一席話變得仿若即將成真。他告訴伊朗媒體,幾艘伊朗軍艦已取道南非海域駛向大西洋,它們將靠近美國領海邊界,“釋放信號”。對于這一“突然事變”,五角大樓表現出“(伊朗人)來了又能怎樣”的淡定,國際輿論場也幾乎無人相信,德黑蘭有在美國家門口鬧事的能力與意向。尤其在伊朗與六大國就核問題達成初步協議背景下,波斯人的強硬格外突然。同在8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告誡民眾“美國顛覆伊朗政權之心不死”,同時對魯哈尼政府“與敵交往”表示支持。聯想到美國近來對伊朗又喊打又喊和,分析家不禁懷疑,華盛頓與德黑蘭是否正上演兩面派VS兩面派的較量。
抵近美領海,伊朗兌現誓言?
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談判9日進入第二天,經過首日“富有建設性的會談(伊朗原子能機構發言人卡馬勒萬迪語)”,伊朗宣布雙方就7項具體措施達成協議。不過在這一天,一則來自德黑蘭的消息似乎在國際輿論場上更搶戲——伊朗海軍艦隊正抵近美國領海。
8日,伊朗半官方法爾斯通訊社是用快訊形式將此消息推向世界的。該報道稱,伊朗海軍北方艦隊司令哈達德當日表示,一支伊朗海軍艦隊已經起航,將途經南非海域駛向大西洋。他還說,艦隊目前正在接近美國領海,“這舉動本身便是個信號”。法爾斯通訊社稱,伊朗海軍司令薩亞里2011年9月曾宣布,伊朗計劃派軍艦巡航大西洋,以便在美國領海附近增加軍事存在。時隔一年,薩亞里重申這一計劃“將在幾年內實現”。法爾斯通訊社稱,伊朗之所以制定這一計劃,是要對美國近年來在波斯灣增加軍力部署、美國第五艦隊在波斯灣連續軍演做出回應。美國公共廣播電臺說,德黑蘭的計劃如果實現,將是伊朗軍艦首次抵近美國領海,是對華盛頓“以牙還牙的抗議”。
“伊朗人好樣的!”9日,俄羅斯互聯網上有很多稱贊德黑蘭勇氣的網民留言。網民亞歷山大在俄《觀點報》網站留言稱,美國人一直將航母部署在波斯人鼻子底下,現在伊朗也要向美國人眼里揉沙子,這是正確的決定,早該讓自由女神也看看波斯軍艦的模樣。
得到消息的路透社第一時間詢問了五角大樓的態度。一名匿名官員對伊朗軍艦駛向美國領海的真實性表示質疑。CNN得到的五角大樓回復更為詳盡,其采訪的匿名官員稱,“伊朗人早就表露過這種意愿,重要的是,目前我們看到的同樣只是份聲明,而非真實部署”,他還表示,“國際海域自由通航不僅適用于魚,任何國家任何海軍只要清楚自身責任,都可以自由通航。如果伊朗人把軍艦派到大西洋,我確信他們會看到很多其他(軍艦)已在那個地方”。
“軍事上0分,政治上滿分”
“來美國?伊朗人油帶夠了嗎?”“伊朗海軍干嗎不把船底弄成透明的,這樣就能看到沉在海底的伊朗海軍前輩啦。”“伊朗真有海軍嗎”……在CNN、雅虎等美國新聞網站上,不少人用“瘋狂”、“可笑”形容“伊朗海軍抵近美國領海”,也有人批評媒體煽風點火,稱伊朗海軍沒能力威脅美國,“他們并不是來引發沖突的,頂多是心理戰”。
伊朗ABNA新聞社稱,伊朗官員1月就宣布了艦隊將駛向大西洋的消息,該艦隊由伊朗國產先進驅逐艦“賈巴蘭”號及可搭載直升機的“卡哈爾克”號補給艦組成。報道稱,艦隊航行時間長達3個月。對于艦隊巡航大西洋,薩亞里曾表示,“傲慢大國在我國領海周圍部署軍力,我們也要在美國領海周圍保持強大存在”。
分析家注意到,發表上述豪言壯語的同年,薩亞里曾公開表示伊朗海軍在危急時刻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就像喝水一樣簡單”。在報道艦隊巡航消息同日,法爾斯通訊社還報道了另一則軍事新聞:伊朗國產卡拉爾無人機將裝配空對地導彈系統,足已對波斯灣內中小型敵艦實施高精確空中打擊。
過去幾年,中東分析家已對美航母駛入波斯灣和伊朗軍方發出各種強硬警告見怪不怪。對于伊朗海軍最新動向,人們更好奇的是,他們在美國領海外能做什么?
“我認為頂多是無害通過”,一名中國軍事專家9日對《環球時報》說,這是因為伊朗海軍實力還不及美國海岸警衛隊。該專家說,伊朗海軍與伊朗革命衛隊海軍的作戰任務有明確劃分,后者主要負責波斯灣防務,而駛向印度洋、亞丁灣等國際海域的任務由伊朗海軍完成。但這支海軍的主力艦不超過50艘,且排水量多在500噸以下,其最先進的“賈巴蘭”號驅逐艦排水量也只有1400多噸。“全球安全組織”官方在描述伊朗海軍時稱,在陸海空三軍中,伊朗海軍規模是最小的,2008年伊朗海軍人員為1.8萬,這支海軍的兩艘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還是伊朗王國時期從美國買的。文章說,即使在波斯灣地區,伊朗海軍也不是裝備力量最強的,但伊朗海軍有能力為波斯灣運輸制造麻煩。
既然如此,伊朗為何要“冒險”呢?中國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9日對《環球時報》說,派軍艦駛向美國領海更多是以伊朗內部觀眾為對象的政治游戲,名義上是軍事舉動,實則是政治宣誓,表明伊朗有能力獲得與美國同等的權力,稍夸張地說,伊朗此舉“軍事上0分,政治上滿分”。
以色列借機譴責伊朗
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說,就在伊朗軍艦抵近美國領海消息被捅出幾小時后,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出席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35周年紀念活動時發表講話,稱“美國官員公開表示他們無意在伊朗實現政權更迭,這是謊言,如果他們有機會這樣做,一定不會有絲毫猶豫”。哈梅內伊還說,在與“敵人”打交道時,伊朗可以變換些策略,但在原則問題上不能妥協。“伊朗解決經濟問題不應該把目光投向國外,指望(西方)解除制裁,我給我們的官員的建議是,依靠伊朗國內無限的潛力。”哈梅內伊補充說,“我們對美國采取敵對立場,是因為美國總采取試圖控制和干預的態度。”
美伊關系不是在緩和嗎?奧巴馬不久前發表國情咨文時還公開要求國會在伊朗問題上“給外交一次機會”,但美國國務卿克里此后又警告說,如果伊朗違反已達成的協議,軍事打擊仍是美國對伊朗政策選項之一。本月初100家法國企業人士訪問德黑蘭時,克里公開警告法國人伊朗不具備開放的商業環境,并用制裁相威脅。美國全國伊朗裔美國人理事會主席帕爾西對彭博社說,華盛頓官員的做法說明他們并未因伊朗與六大國協議達成而信任伊朗,哈梅內伊8日的話說明他也沒因協議的存在信任美國,雙方的言行就像是在照鏡子。
哈梅內伊8日對在場聆聽演講的空軍指揮官們說,美國人私下會談時說一套,公開表態卻是另一套,這種虛偽以及敵人的惡意需要被精確觀察。不過伊朗《德黑蘭時報》注意到,哈梅內伊在講話中對“與敵周旋”的魯哈尼政府給予支持,他要求伊朗國內批評魯哈尼的人更公平一些,給政府更多耐心和包容,稱魯哈尼政府需要更多時間。
金燦榮說,哈梅內伊的表態說明伊朗需要用反美立場維護國內穩定,同時也希望與美國搞好關系,而奧巴馬更是需要用狠話讓國內保守勢力放心,同時又發現如果能和伊朗搞好關系,美國在中東將好處多多,更有利于美國做猶太人、阿拉伯人與波斯人三方的仲裁者。
9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用一份聲明表明了其立場的一貫性。他說,伊朗向大西洋派軍艦說明伊朗并未收斂其在國際舞臺上的侵略性,國際社會放松對伊制裁已證明適得其反。【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蕭達 環球時報記者 劉洋 陳一 汪析 柳玉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