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有一張文化名片叫紅太陽演藝集團。
湖南省會長沙作為我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文源深,文脈廣,文氣足,自古以來就是人杰地靈、人文薈萃之地。
就在20世紀的最后一年,一個以“紅太陽”命名的文化演藝企業在這里傲然崛起,這就是后來被譽為“長沙文化名片”的紅太陽演藝集團。
說她是“長沙文化名片”,那是因為她所引領的演藝湘軍,在長沙創造了“365天,天天演出,場場爆滿”的奇跡,形成了享譽全國的“長沙文化現象”。
說她是“長沙文化名片”,那是因為她所創造的“市場化、國際化、時尚化”后劇場表演形態,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以至于人們在說:“如果沒到過田漢大劇院看過紅太陽的演出,你就等于沒到過長沙”,形成了享譽業界的“田漢現象”。
說她是“長沙文化名片”,那是因為“紅太陽”以“傳承經典、引領時尚、弘揚民族文化”為己任,以創造“新生活、新體驗、新文化”為理念,在三湘大地攻城拔寨,開創了文化娛樂行業“紅太陽演到哪紅到哪”的新傳奇,形成了聲名遠播的“紅太陽現象”。
短短15年間,紅太陽集團不斷拓展產業空間,延伸產業鏈,現已發展成為一家擁有娛樂管理公司、演藝有限公司、大劇場、演藝中心、文化廣場、藝術培訓、文化傳媒、商務會所、快捷酒店、網站運營等多家實體,資產上億的民營文化企業。
在競爭激烈的演藝娛樂市場上,紅太陽集團以其獨特的創新理念和不懈努力,成績卓著,碩果累累,打造出了中國文化產業的知名品牌,成為首批“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湖南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以及“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重點文化企業”、“中國文化品牌企業”等,取得了一系列榮譽。
今天,“紅太陽”已不再僅僅是一個品牌,更多的是一股文化力量,一面演藝旗幟在湖湘大地飄揚,并引領整個文化產業飛得更高更遠。
太陽為什么這樣紅
于是,我們想問:“太陽”為什么這樣紅?
劍鋒磨礪,花香苦寒。“紅太陽”的成功并非是一帆風順、一蹴而就,尋夢之路從來就是坎坷而崎嶇的。
當年,“紅太陽”的掌門人、集團董事長施杰先生帶領他的團隊離開海南來到長沙創業時,面對當時良莠不齊的演藝文化和魚龍混雜的娛樂市場,他捧出一腔熱情與真誠,卻并沒有立馬贏得市場的掌聲,也曾一度陷入落寞和迷茫。
隨之,當“紅太陽”廣納良諫順時應勢、適應市場求新求變、演藝事業風正帆懸時,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火,瞬間將一切化為灰燼。
正所謂成功者不在于沒有失敗,而在于能從失敗中站立起來,仍然執著前行。
很快,“紅太陽”從挫折和失敗中挺起了腰桿,找到了自己的市場切入點:引導大眾精神消費,改善和提升市民的文化生活質量,抵制娛樂業中低俗化傾向,用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滿足大眾健康向上的娛樂需求。
1.節目創新生生不息
從《夢幻之夜》到《又唱瀏陽河》,從《奇遇之旅》到《湘女多情》,從《紅太陽之夜》到《瀟湘畫卷》,從田漢大劇場和紅太陽演藝中心,到延伸外省的紅太陽連鎖劇院,紅太陽人一舉將長沙文化娛樂產業由歌廳文化時代推向了劇場演出的文化新時代。
紅太陽演藝集團常年上演的節目,是深受觀眾歡迎的“大劇院”綜藝。這種“劇院式綜藝模式”指的是一種有別于酒吧、歌舞廳,也有別于正規劇場專業演出的一種融大眾性、通俗性、娛樂性、藝術性和參與性于一體的新興演藝模式。整臺晚會不是像常規的文藝晚會形式,而是破除了教條化的節目形式,靈活多變,參與性強,主持人、節目表演者與觀眾會有即時性地交流和互動。
紅太陽演藝集團的節目大受歡迎與其特殊的表現手法是分不開的:
(1)多維多角度的整體舞臺以及多層次的空間效果。使得舞臺的縱深感得到擴大和延伸,伴隨著整體投影效果,形成了多層次的空間,讓觀眾置身于節目氛圍中,與演員感同身受,體驗情節的跌宕起伏。
(2)大量運用色彩、印象符號以襯托劇情。“色彩”會引發觀眾的直觀感受,節目中的每一種印象符號往往代表一種文化或一個地區,觀眾的感覺、思想、情緒在色彩與印象符號的變換中不斷交織疊合。
(3)經典劇目的改編以及經典場景再現。根據經典劇目進行最質樸、最直白地改編,帶領觀眾跨越了語言、跨越國際,感受不同國家的經典劇目中演繹的不同文化、不同風格。
2.科學管理鑄就強勁戰斗力
在紅太陽演藝集團,管理團隊的凝心聚力還來源于公司科學、合理、有原則,但又不失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將其概括為六點:
一是“一個聲音貫到底”。即將公司老總的聲音從上到下不折不扣地執行。上下一條心,對內對外都一樣。
二是“一個班底不亂動”。即打造一個穩定的管理團隊,對團隊中的骨干成員,特別是中層干部,除了工資,還給管理股份,要求這個管理團隊把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甘于付出、認真工作。
三是“一個班子抓藝術”。即組成專門的藝術小組,由董事長親自擔任組長,導演、藝術總監、舞美、主持人、音響師、樂隊等負責人共同作為成員,一起對節目品質負責。
四是“一群骨干不放松”。即對關鍵崗位上的一批穩定的業務骨干,不僅提供良好的薪資待遇,還給予他們充分施展才華的平臺,有意識地組織業務骨干到外地參觀學習,擴大視野,提高能力。
五是“一個標準去用人”。即把“敬業”放在選人用人的第一位,員工敬業就可以生存,不敬業就要被淘汰。
六是“一直培訓不間斷”。即采取集中培訓、點對點交流等各種切實可行的辦法,對核心員工持續培訓,提高其專業水平和個人素質。
3.“紅太陽”的營銷之道
紅太陽演藝集團進駐湖南之后,在2002年接管了田漢大劇院的運營,并在當時依靠其成功的運營模式度過了長沙歌廳的寒冬,一直蒸蒸日上。作為現代文化演藝的經營者和管理者,“紅太陽”不再將劇場僅僅看成演出場所,他們變“被動營銷”為“立體營銷”,探索出了一條演藝娛樂的營銷之道。
主動尋找能獲得較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劇目,有的直接參與節目的制作,有的利用各種社會關系積極引進資金、改造演出場所,以適應新劇目演出。
在宣傳方面,不僅強化原有的固定宣傳欄,更是借力電臺、報刊、海報、電視臺等多種廣告形式。
不僅如此,“紅太陽”還建立面向全社會的網站、公眾微信平臺、微官網和網絡票務銷售系統,豐富的網上資訊、即時的售票服務,確保了觀眾在第一時間了解演出場所的演出動態,也提高了出票率和上座率。
“紅太陽”采取了強有力的立體娛樂營銷模式與實踐,他們在全市建立了500余個票務營銷點,每個票務點都設定有利潤提成比例,保證在人口流量多的地方都有田漢大劇院的優惠券。
著眼于觀眾需要,采取廣告、票務優惠等形式吸引周邊省市的觀眾來長沙看節目;著眼于旅游群體需要,與多家旅游公司長期合作,市場手段調動旅游公司積極性,將觀看田漢大劇院演出定為外地旅游者的必游項目。
4.領航人施杰此生情系“紅太陽”
五十載人生路,30年商海游,15年如一日,此生情系“紅太陽”。
在紅太陽董事長施杰眼里,一個企業要取得成功,除了要有過硬的本領,團結的隊伍,還有另外一種特質也是不可少的,那就是專注,“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就是他的名言。從1999年到2014年,施杰用15年的專注煉成了如今的紅太陽。
作為一名富有傳奇色彩的企業家,施杰在人才輩出的湖湘熱土上,憑借自己的天賦、智慧和勤奮,打造起了一個聲名遠播、影響巨大,橫跨文化、演藝、媒體、會所、酒店等多個領域的文娛演藝王國。
在紅太陽集團的官方網站上,一句“一臺節目不能改變這個世界,卻能改變人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的金句讓人印象深刻,讓人感受到施杰董事長干事業的志氣、豪氣和霸氣,也讓人對這位一肩扛起文娛行業發展之責和中華優秀文化傳承重任的創業者由衷贊賞。
于是,我們終于找到了那個有關“紅”的答案:自強不息,愈挫愈勇;高標志遠,獨辟蹊徑;創意經營,感恩社會。
“紅太陽”就是這樣“紅”起來的,“品牌”就是這樣煉成的。
日出東方——四大板塊開創文化產業新天地
“紅太陽的夢和普通人的夢不一樣,普通人的夢,夢醒了,天亮了,夢就不在了,紅太陽的夢,是在太陽慢慢升起時,在太陽光環的照耀下,紅太陽的人開始做夢了。太陽越升越高,紅太陽人的夢越做越濃,這個夢,就是文化產業夢,是國家夢。”施杰董事長如此詮釋心中的“紅太陽之夢”。
“紅太陽之夢”絕不是一場飄渺虛無的夢,而是由“四大板塊”筑就的產業報國夢。這四大板塊分別是“劇場演出”“實景演出”“酒店演藝經營”“大型文化綜合休閑產業園”。目前,四大板塊劇場及實景演出已相當成熟,與聞名遐邇的橘子洲頭簽訂了合作協議,酒店演藝經營及創意休閑文化產業園項目也已進入實操階段,與湖南株洲云龍示范區、河南洛陽等地簽約,形勢非常喜人。
施杰說:“我希望即將打造的這個文化產業園區,能夠將網絡電視直播中心、文化休閑中心、舞臺設備生產中心、人才培訓中心集成一體,成為最全面、最專業、最齊全,集聚中國頂級舞美、舞臺機械、燈光音響以及藝員培訓演藝資源的演藝文化產業基地。在這里能一站式實現整臺節目或演出所需要的設備、人員、服裝、動漫及人員培訓等服務功能,從而成為將全國熱愛演出的演員和北(京)、上(海)、廣(州)文藝愛好者吸引到園區的最主要手段。不僅能為市民提供新的、多元化的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同時文化產業園區本身也會成為一座城市標志性的新旅游景點,吸引廣大市民和游客。”
太陽正紅 黨恩最濃
悠悠湘江水,殷殷赤子情。紅太陽演藝集團施杰董事長在談到“太陽為什么這樣紅”時,感慨萬千。他說,冉冉升起的“紅太陽”離不開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尤其在“紅太陽”遭遇大火最困難之際,是黨和政府伸出了無私相助的手,湖南省文化廳黨組會議一致通過,緊急安排新的演出場地,為“紅太陽”的發展保駕護航。在黨的十八大以后,黨中央與各地政府加大了對文化產業的支持與扶持,紅太陽集團瞄準時機,準備好了迎接企業發展與民族復興的新機遇。
紅太陽演藝集團,以藝術之魅,博采眾長,點染三湘四水,成為讓一代人銘記的藝術符號,在過去與未來的界點上,將最具感染力的文化產品以及藝術的光榮與夢想奉獻給祖國和人民。(文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