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綜合報道,經過一系列復雜、長期的談判,11月24日,伊朗與六國在瑞士日內瓦就解決伊朗核問題達成一項階段性協議,媒體評價稱這項協議具有“歷史性”意義。
據報道,這是伊朗與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英國、法國、中國和俄羅斯,外加德國,自今年10月中旬以來在日內瓦舉行的第三輪對話。此輪會談原本應該在周五(22日)就結束,但由于首兩天的會談取得了進展,各方決定延長會期,派出更高級別負責人繼續外交努力,以爭取達成解決伊朗核問題的階段性協議。
本月7日開啟的上輪對話會也曾延期結束,當時,六國均派外交負責人到日內瓦臨時加入對話,使外界一度對會談取得實質進展抱有期待。可是會談雖取得部分成果,但在一些問題上分歧猶存,未取得外界預期的實質進展。
法新社報道稱,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的發言人邁克爾•曼(Michael Mann)、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均在社交網站上證實,24日,伊朗與六方就伊朗核問題達成了一致協議。
目前談判各方尚未對外界透露協議的具體內容,但法新社之前報道稱,根據一份草擬的提案,六國要求伊朗凍結其核計劃重要部分六個月。伊朗則可在制裁上得到小部分、“可逆轉的”放松,包括對其數十億美元原油營收的解禁,及放松對貴金屬、石化產品和飛機零件的貿易限制。
參與談判的外交官此前指出,談判癥結在于兩項議題:伊朗提煉濃縮鈾的“權利”和阿拉克(Arak)重水核反應堆。這個位于伊朗中部的重水反應堆據稱是要生產钚(plutonium)作為醫藥研究,但伊朗也可能把钚用作軍事用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