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此間媒體報道,今年9月,德國對外貿易再創順差新紀錄,出口比進口超出了204億歐元之多。德媒體為此歡欣鼓舞,德國政經界人士自豪之情也溢于言表。然而來自美國、國際組織和歐盟的批評讓德國人感到哭笑不得。德國方面雖然很快對這些指責做出反駁,但終因底氣不足,難以服眾。
德國聯邦貿易統計局上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德國外貿出口額達947億歐元,同比上漲3.6%,進口額為743億歐元,同比下降0.3%。貿易順差創歷史新高,總額達到204億歐元。此前德國最高貿易進出口順差紀錄是在2007年9月,順差總額達187億歐元。根據德國IFO經濟研究所的預測,德國今年的貿易順差比例將會大大超出歐盟的限額,隨著世界經濟景氣復蘇,德國今年的經常性項目收支順差可能會接近2000億歐元大關。
就在德國強烈譴責美國監聽德國的時候,美國財政部公布了最新提交國會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對德國經濟政策提出了嚴厲的指責,其中著重批評德國在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期間保持巨額貿易順差,稱其強勁的出口能力妨礙歐洲穩定、傷害世界經濟,并最終可能導致歐元區和世界經濟傾向通貨緊縮。美國呼吁德國做出更多努力,拉動國內需求,為歐洲穩定作出貢獻。監督世界經濟平衡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也對德國提出了批評,認為德國內需增長“缺血”,經濟嚴重依賴于出口,這給已經混亂的歐洲經濟帶來沉重壓力,給歐元區和世界經濟帶來通貨緊縮的危險。歐盟委員會也“趁火打劫”。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日前宣布,準備進行一項有關德國貿易順差是否正在對歐洲經濟構成負面影響的調查。早在2010年,歐盟國家共同做出決議,強化歐盟對成員國的財政監督與財政約束。成員國必須努力做到預算平衡,預算赤字不能超過3%,債務不能超過60%,對外貿易經常性項目收支不能超過6%。如果違反規定將面臨高額處罰。但是德國在過去多年里一直越過貿易經常性項目收支的界限。如果德國被認定經濟傾斜過度,歐盟有可能啟動制約德國程序。最嚴厲的一步就是向德國征收國民總產值的0.1%作為罰金,這大約是25億歐元。
對于美國及外界的指責,德國政府怒不可遏。聯邦財政部新聞發言人科特豪斯在接受包括本報記者的集體采訪時,兩次爆粗,認為外界對德國貿易順差的指責是“胡說八道”“純屬瞎扯”。德經濟部發表聲明稱:這一批評是令人無法理解的。經常性項目貿易收支的出超是德國經濟強大競爭實力的體現。德國聯邦批發貿易、外貿以及服務業協會的納格爾強調,德國出口業的強大也讓中歐和法國的供應商受益。如果不是德國從這些國家大量進口產品,還不知道法國和意大利今天會怎樣呢!德國聯邦工業聯合會也表示,德國在出口方面的強勢是產品創新的結果,使得德國產品在全世界受到歡迎并得以暢銷。歐盟其他國家也從德國出口成功中獲益。據該協會統計,如果德國出口總額能夠增長10%,歐盟伙伴國家的中間產品出口就能相應增長9%。
但是批評者則認為,由于德國采取抑制工資水平的做法,提高了德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此次美國、歐盟都要求德國提高工人工資,刺激國內消費。歐盟經貿官員也認為,美國的批評“并非完全沒有道理”,德國企業確實在本國投資和進口不足。巨額出口盈余反映出德國經濟結構失衡。德國工人收入整體水平提高,不僅會帶來更大的國內需求,而且會減少德國的貿易順差,而德國貿易順差就意味其他歐洲國家的貿易赤字,而這些赤字是加重南歐危機國家的債務原因之一。(駐柏林記者 柴 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