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年來,隨著西亞北非政局的動蕩,該地區(qū)伊斯蘭極端組織力量在提升,發(fā)動的恐怖襲擊行動增多。同時,一些恐怖組織加緊了合作,使得該地區(qū)的安全形勢變得更加嚴峻。
據(jù)美國和英國的情報機構證實,非洲三大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黨、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尼日利亞“博科圣地”組織正在形成合流之勢。(趙楊)
伊斯蘭馬格里布
基地組織
成立
其前身“薩拉夫宣教與戰(zhàn)斗組織”于1998年在阿爾及利亞成立。2003年,該組織宣布效忠“基地”組織。2006年9月,該組織與“基地”組織正式結盟,并于同年12月正式宣布易名為“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成為“基地”組織在西北非馬格里布地區(qū)的骨干力量。
活動
2011年10月,利比亞卡扎菲政權倒臺后,曾經(jīng)跟隨卡扎菲部下一起作戰(zhàn)的圖阿格雷部族武裝回到馬里共和國北部,與包括“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在內的伊斯蘭武裝合作對抗馬里政府。2012年,馬里共和國發(fā)生軍事政變,包括“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在內的北部武裝勢力控制了國家的北部。
主要罪行
時間:2009年
目標:負責保護中國工程師的阿爾及利亞安全部隊
結果:24人死亡
博科圣地
成立
“博科圣地”于2002年在尼日利亞成立。正式名稱是“人民致力傳播先知的教導及圣戰(zhàn)”,主張在尼日利亞推行宗教法律,反對西方教育和文化,反對尼日利亞中央政府。也被稱為“尼日利亞的塔利班”。
活動
2012年5月,尼日利亞政府對其盤踞之地進行清剿,35名武裝成員被擊斃,156名被逮捕。盡管政府軍宣稱取得重大勝利,但反叛分子的襲擊目標只不過是從城市轉移到了偏遠地區(qū)。
主要罪行
時間:2011年8月26日
目標:尼日利亞聯(lián)合國大樓
結果:18人死亡
時間:2012年1月20日
目標:尼日利亞北部最大城市卡諾市
結果:至少150人死亡
時間:2012年5月7日
目標:尼日利亞東北部巴馬鎮(zhèn)
結果:55人死亡
索馬里青年黨
成立
2004年于索馬里成立,目的在于推翻非盟與西方國家支持的索馬里政府。2009年和2012年兩次宣布效忠“基地”組織。
壯大
因在混亂局勢中承諾為當?shù)厝颂峁┌踩@得支持,一度控制索馬里中南部大部分地區(qū),并因此以稅收的形式獲得充足的資金來源。有統(tǒng)計稱,其武裝人數(shù)達到7000—9000人。
式微
2011年,在肯尼亞和其他非盟國家部隊夾擊下,青年黨撤出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但在許多鄉(xiāng)村仍存在,目前主要集中索馬里的東南部。
主要罪行
時間:2008年2月6日
目標:索馬里海港城市博薩索
結果:近90人傷亡
時間:2009年9月17日
目標:非洲聯(lián)盟駐索馬里維和部隊司令部
結果:21人死亡
時間:2010年7月11日
目標:烏干達首都
結果:76人死亡
為22日恐怖襲擊發(fā)生地。
陰影部分為恐怖組織主要活動區(qū)域。
注釋
恐怖組織合流成網(wǎng)
“基地”遠程遙控
■分析
兩大恐怖組織在一天之內便屠戮了200人的生命,震驚了整個世界,也再次凸顯了非洲安全問題面臨的新形勢。目前,恐怖勢力在非洲一些國家滲透、發(fā)展以及相互之間的合作,將成為危及該地區(qū)安全局勢的一個主要因素。
昨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非洲研究室主任賀文萍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種種證據(jù)表明,非洲三大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黨、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尼日利亞“博科圣地”組織正在加緊合作,而這種合作還將會繼續(xù)強化。雖然索馬里青年黨在美國和非盟的打擊下,喪失了原來對索馬里大片國土的控制權,但是其正在分散力量、保存實力,與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尼日利亞“博科圣地”組織合作,并積極發(fā)展新成員。非盟的維和與反恐力量在索馬里國內較強,該組織便趁機向周邊國家擴展,發(fā)動恐怖襲擊。這也是此次肯尼亞恐怖襲擊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地圖上,三大組織位于非洲的東、西、北,并不相連,但是賀文萍說,美國和英國的情報機構已經(jīng)證實,在先進的移動通訊技術的支持下,三個組織已經(jīng)構建了一個聯(lián)絡通訊網(wǎng)絡,共享情報和咨詢,加強人員往來,在恐怖襲擊手段方面相互交流、模仿。
至于三大組織與它們宣布效忠的“基地”組織的關系,賀文萍說,“基地”組織與此三組織并沒有明確的上下級的關系,組織關系非常松散,但“基地”可以對其進行遠程的指導和遙控。
對于該地區(qū)的反恐形勢,她說,面對這些聯(lián)合成網(wǎng)絡的恐怖力量,地區(qū)國家也必須加強合作,互通情報與線索,建立合作打擊三大組織的網(wǎng)絡。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