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深夜證實,敘利亞已將剩余的化武清單交出,遵守了美國與俄羅斯訂定的最后期限。敘利亞積極配合化武銷毀,看起來似乎局勢往緩和的方向發展。
美國與俄羅斯定下的最后期限將至,北京時間21日深夜,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消息稱,敘利亞已將剩余化武清單交出,以此顯示在遵守時間。在此之前,敘利亞政府已向設在荷蘭海牙的禁止化武組織交出部分庫存化武明細,如今剩余清單交齊,整個報告程序走完。
俄羅斯外交部消息稱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目前正在大馬士革與敘利亞政府展開談判,以保證國際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即將通過的系列決定順利完成。在此過程中,敘利亞政府向里亞布科夫轉交了一些材料,這些材料可以明顯地證實敘利亞反對派在不斷地挑釁,以此引起外國對敘利亞內戰的干涉。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將把這些材料呈送至聯合國安理會。聯合國16日公布了能夠證明敘利亞境內發生化武襲擊事件的報告,但現在需要解釋清楚,具體是哪一方使用了化學武器。中東問題專家李紹先表示:各方眼下焦點如一——在敘利亞提報剩余清單的同時,聯合國特使們正奮力商定決議案措詞。
李紹先:各方面焦點是著眼于聯合國安理會正在擬議中的決議條款,聯合國安理會馬上通過的這個決議至關重要,他關系到能否落實美俄銷毀敘利亞化學武器的框架協議。
不過美國外交界意見似乎正在走向另一端,有美國高級外交官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政府期望發起對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司法程序,已經開始為此收集可能犯有戰爭罪的材料。
美國國務卿克里:我們需要標明,阿薩德已經失去了掌管這個國家的合法性。我們依然支持反對派,依然支持日內瓦談判進程,支持在多方協商條件下無成立擁有完全行政權利的過渡政府,這些都在戰略目標內,我們都將繼續為這個目標努力。
美國外交官起訴阿薩德的表態激起千層浪,起訴一位主權國家合法的現任領導人這在國際上有先例嗎?
從歷史來看,被冠以戰爭、反人類罪名的人有二:一個是南聯盟前總統米洛舍維奇,另一個是蘇丹現任總統巴希爾。
前者自1999年科索沃戰爭之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指責米洛舍維奇實行種族侵襲,以戰爭和反人類罪加以追捕,最終,在南斯拉夫被打敗后,米洛舍維奇被押送海牙的前南斯拉夫刑事法庭,最終米洛舍維奇死在海牙的監獄當中。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邀研究員、中國聯合國協會常務理事華黎明表示,如今的阿薩德顯然不屬于米洛舍維奇的情況,如果美國真的出招罪行審判,那么阿薩德更似后者巴希爾。
華黎明:因為現在美國還沒有力量來推翻這個巴沙爾政權,巴沙爾最后落入像蘇丹總統巴希爾情況的可能性比較大,從國際形勢法庭判給他判一個反人類罪,而且給他一個明確的指控之后,他在國際上會受到輿論的譴責,另外他在國際上行為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國際上這比化武的問題可能更容易得到通過。
9月18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對美國媒體稱:銷毀化學武器需要耗時一年,耗資10億美元。外界認為他為自己的政權爭取了至少一年的緩沖時間。但是前一天,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內,對媒體強調巴沙爾必須下臺,否則,敘內戰無法結束。讓事件的保險栓蒙上霧霾。華黎明認為當下的觀察重點在于,美國從“化武換和平”的妥協之后,或正在朝最終目標的雙軌啟動。
華黎明:說明美國一個政治態度,就是說美國一方面化武換和平的問題上明確講了他的目標不是要推翻巴沙爾,但是另外一方面啟動對巴沙爾反人類罪的進行調查的話,最終的目標也是推翻這個巴沙爾,所以美國可能是一種雙軌的外交政策。
博聯社總裁馬曉霖觀察:敘美首腦的這輪隔空喊話清晰表明,敘內戰已進入化武主題掩護下的生死博弈新階段。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