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當地時間14日,紐約曼哈頓,示威者舉著馬丁的畫像。
以決定聯邦檢察官是否對協警齊默爾曼提起訴訟;美多地爆發抗議,總統呼吁冷靜
■ “槍殺黑人少年協警被判無罪”后續
我們是一個法治國家,這是法律和陪審團作出的判決。我們應捫心自問,我們是否已經做了所有能做的遏制這個國家的槍支暴力浪潮……作為公民,這是我們的責任……這才是我們紀念特雷文·馬丁的方式。——美國總統奧巴馬14日發表聲明
美國地方法院裁定槍殺黑人少年馬丁的白人協警齊默爾曼無罪后,全美各地爆發示威游行表示對判決的不滿,判決引發了對種族主義、自衛權以及司法平等的爭議。奧巴馬呼吁對事件進行“冷靜反思”。美國司法部表示,他們正在調查這樁案件,以決定是否讓聯邦檢察官對齊默爾曼再提起訴訟。
示威者要求“還黑人少年正義”
13日深夜宣判“二級謀殺罪不成立”后,齊默爾曼當庭釋放。
14日,華盛頓、芝加哥、舊金山、亞特蘭大等城市均爆發示威。14日晚上,紐約時代廣場,數千示威者高喊“還特雷文·馬丁正義”。警方試圖將示威人群控制在廣場外,但是示威者翻越欄桿進入,警方稱十幾個人在抗議中被捕。
洛杉磯的示威人群致當地多條道路被關閉,個別群體向警察丟擲石塊和電池。在波士頓,500多名示威者在警察護送下進行游行。
“朝美國人臉上扇了一巴掌”
奧巴馬14日發表聲明,表示馬丁的死對美國來說是一個悲劇,承認該案引起“強烈情緒”,呼吁對事件“冷靜反思”。
民權組織領導人杰西·杰克遜14日表示:“美國法律制度再次未能伸張正義。”他同時也呼吁抗議民眾保持冷靜,他表示,任何人如果想要尋求“摻雜著痛苦的街道司法”解決問題,將讓“馬丁無辜的血白流”。
而維權人士夏普頓認為,這一個判決是朝美國人臉上扇了一巴掌。
律師:齊默爾曼將有權再次攜帶槍支
雖然齊默爾曼被判無罪,但他的兄弟羅伯特說,齊默爾曼在社交網絡上經常受到威脅,“他的余生都將生活在恐懼中”。齊默爾曼的律師奧馬拉14日稱,齊默爾曼沒后悔去年2月26日晚上帶了一把槍,他的客戶現在有權拿回自己的槍,并隨身攜帶,而且他也有“充足的理由”攜帶槍支,因為有很多人恨著他。(景青)
■ 連帽衫引發的血案
2012年
●2月26日晚7時左右
17歲黑人少年馬丁到便利店買糖果回家,據女友稱,當時他與她在通電話。
附近小區的志愿協警28歲的齊默爾曼認為穿著連帽衫的馬丁“形跡可疑”,便撥打911緊急電話,電話錄音如下:
接線員:你在跟著他嗎?
齊默爾曼:是的。
接線員:我們不需要你這樣做。
●2月26日晚7時30分左右
齊默爾曼在報警后尾隨馬丁,隨后兩人發生爭吵。當地居民聽到外面吵鬧和槍聲后也有數人打電話報警。
急救人員宣告馬丁死亡,馬丁身中槍傷,臉朝下趴在地上。
齊默爾曼也流血受傷,他告訴警察因擔心自身安全才拔槍自衛,因此警方沒有拘捕他。
●3月20日
案發地福羅里達州桑福德市,上千民眾自發舉行抗議集會,包圍佛羅里達州州長官邸等地,要求當局將殺人兇手繩之以法。隨后引發全國抗議浪潮。
●3月23日
美國總統奧巴馬公開支持徹查此案。
●4月10日
抗議者將4月10日命名為“帽衫日”,呼吁民眾關注。社會各界人士在各種場合穿連帽衫表示支持馬丁。
●4月11日
特別檢察官向齊默爾曼提起刑事訴訟。
●6月3日
齊默爾曼自首。
●6月10日
審判開始。
2013年
●7月13日22時
法院在陪審團的判決下宣布齊默爾曼無罪。
■ 案件爭議
1 合法自衛權
“不退讓法”讓聲稱“正當防衛”者受益?
齊默爾曼一直堅稱,殺死馬丁只是自己在行使“合法自衛權”。由于入罪的舉證責任在控方身上,控方未能駁倒辯方的“合法自衛”說法,也無法證明齊默爾曼開槍是出于“心懷惡意或怨恨”,不符合二級謀殺罪名的規定。
●法律
根據佛羅里達州的“不退讓法”,公民在自身安全遭受威脅時,可使用致命武力保護自己。在美國,“不退讓法”被視作是一條“公民自衛法”。目前美國31個州都有某種形式的“不退讓法”,有3個州正在嘗試通過自己的“不退讓法”。“不退讓法”被看做“城堡法”的外延,“城堡”范圍一般指住房,少數會擴展到院子等。“城堡”范圍內可使用槍械。
●案例
2011年,佛羅里達州少年薩維德拉遭到同學努諾的欺凌。兩人在巴士上發生沖突,努諾尾隨著薩維德拉下車,并用拳頭襲擊他的頭部,薩維德拉向努諾的胸腹部連捅12刀,努諾死亡。法官以“不退讓法”為依據,判薩維德拉“未成年二級謀殺”罪名不成立。此案中,“努諾用拳頭襲擊薩維德拉頭部”的細節為薩維德拉自衛提供合理性。
●爭議
法學人士稱,佛羅里達的“不退讓法”讓那些先槍擊他人后聲稱“正當防衛”的人得逞。因為槍擊者可說自己開槍是“受到威脅”,而唯一能證明這點的人就是被槍擊者。邁阿密警察局長曾表示這是一條“不合適且危險的法案”。“不退讓法”的案例顯示,許多有著犯罪和暴力記錄的人在從這個最有爭議的法律中受益。(韓旭陽)
2 種族問題
齊默爾曼若是黑人,根本不會被起訴?
種族問題也是這個案件的一個爭議點。
控方指齊默爾曼首先跟蹤馬丁,加上致電報案中心時言語充滿種族歧視及惡意,認為齊默爾曼先作挑釁。
齊默爾曼的律師表示,槍殺案當晚,馬丁首先攻擊齊默爾曼,并將他打傷。由于認為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齊默爾曼開槍打死馬丁。其律師甚至表示,“如果齊默爾曼是黑人,他根本不會被起訴。”
有報道稱,庭審中全女班陪審團由5名白人、1名拉美裔組成,并無黑人。
英國《每日郵報》在報道此次事件時,標題寫作《白人槍殺黑人,在通過“不退讓法”的州有354%的可能性被認做不是謀殺》,報道中稱,研究顯示聯邦調查局2005年至2009年間發生的43500起殺人案件,發現其中白人殺死黑人的案件比黑人殺死白人的案件更容易被判無罪。
媒體分析人士表示,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紐約時報》等美主流媒體在報道此次案件時,將此事定性為“種族歧視導致的兇殺和枉法”,造成輿論傾向。(韓旭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