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路透社奧斯陸5月19日電】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19日表示,本世紀到目前為止,氣溫上升步伐有所放緩,今后幾十年不太可能出現極端全球變暖。
然而,氣候變暖仍在持續,各國政府設定的全球氣溫僅比工業化以前上升2攝氏度的目標可能無法實現,除非各國采取強硬行動限制溫室氣體排放。
牛津大學在《自然-地學》雜志上發表文章稱:“根據目前的氣候模式推斷,今后50到100年不太可能出現最極端變暖。”
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全球變暖勢頭十分強勁,之后便有所放緩,盡管19世紀50年代有可靠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10個年份都在1998年以后。
氣候變暖放緩令人費解,因為在以中國為首的各國強勁工業化增長影響下,可聚熱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上升。
專家在對近期溫度進行研究之后表示,按照目前趨勢,可能到本世紀中葉,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將達到工業化以前的兩倍,氣溫將被推高0.9到2.0攝氏度。
這一說法低于2007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作出的判斷。當時科學家們認為,一旦二氧化碳含量達到工業化以前的兩倍,氣溫將上升1到3攝氏度,即所謂的瞬時氣候響應。
這個聯合國專家組還推斷說,二氧化碳含量翻倍還會引起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最終導致氣溫上升2到4.5攝氏度。
從長期氣候反應來看,此次由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瑞士和挪威等國專家聯合展開的新研究結果與此前聯合國小組的推斷基本一致。
論文第一作者、牛津大學的亞歷山大·奧托在一份聲明中說,對政府決策者而言,“今后50到100年的瞬時響應更重要”。
近年來海洋似乎吸收了更多的熱量,抵消了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影響。
論文作者之一、蘇黎世聯邦工學院教授雷托·克努蒂說,今后幾十年變暖放緩是好事。
他表示,但“我們仍認為,如果目前的排放趨勢持續下去,那么氣溫增幅將遠超各國設定的‘2攝氏度’目標”。
工業革命以來,氣溫已上升了約0.8攝氏度。2攝氏度被廣泛視為危險變化的門檻,一旦越過這個門檻,地球上將出現更多洪水、熱浪和海平面上升等。
沒有參與此次研究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史蒂文·舍伍德說:“過去10年,海洋吸收熱量的速度比預期要快。”
舍伍德說:“假設這一現象持續下去,(科學家們)推測,氣候變暖速度將比預期下降20%左右,盡管長期來看情況可能一樣糟糕,因為最終海洋將停止吸收熱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