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80年代之前,大溫哥華地區大多數人口是白人,隨著當地移民人口越來越多,白人為多數族裔的情況將在2031年呈現“戲劇化”地逆轉。
加拿大移民部委托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地理學者希伯特所做的一項研究表明, 18年后的大溫哥華地區,每五位居民之中只有兩人為白人。
報告提及,根據移民和出生率估算,在2006年占大溫地區總人口41%的少數族裔(非白人人口),至2031年將大幅增加115萬人,達總人口數的59%。而白人在此期間,僅將增加15萬人。
值得關注的是,希伯特以加拿大國家人口普查數據,分析大溫哥華地區族裔人口的未來走向,華人將成為第一大族裔人口,南亞裔居次,接下來依序為菲律賓、韓國以及以伊朗為主的西亞裔。
他還推測,越來越多的族裔人口將會集中于大溫哥華社區,在某種程度上,創造出類似美國主要城市非裔黑人和白人的種族隔離情形。報告亦指出,大溫哥華地區未來的移民人口只會繼續快速增加,到了2031年時,祖父母居住在加拿大的居民估計僅剩下25%。
此外,全國唯一與大溫哥華地區族裔人口成長比例相似的主要城市,則是位于東岸的大多倫多地區。希伯特指出:“多倫多和溫哥華一樣,都將面臨全新的社會地理結構,對于加拿大而言亦是如此。”
對全球移民模式研究多年的希伯特說:“沒有一個歐洲城市擁有類似的人口結構,就算直到2031年也不會發生。”
自臺灣移民加國13年的袁先生表示,他上周前往本拿比麗晶廣場的美食區用餐,突然一時好奇,開始觀察中式餐點林立、且一位難求的美食區內,到底有多少白人光顧。
結果令袁先生很驚訝。此間世界日報引述袁先生的話說:“偌大的美食區僅有兩名白人用餐,仿佛自己并非置身于北美地區,而是仍生活在亞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