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美國航天局火星勘測項目首席科學家邁克爾·梅耶表示,“好奇”號任務的一個基本問題就是解決火星過去是否存在適合居住的環境,“從我們現在知道的情況判斷,答案是肯定的”。
今年2月,“好奇”號利用機械臂末端的鉆頭在火星表面一塊平整基巖上進行鉆探,這是人類機械設備首次鉆取火星巖石樣品。此后,“好奇”號攜帶的火星樣品分析儀和化學與礦物儀經過化驗后認為,樣品中含有對生命至關重要的硫磺、氮、氫、氧、磷、碳等化學成分。
“好奇”號去年8月6日在火星表面成功著陸,是人類迄今在其他星球登陸的最精密移動科學實驗室。據“好奇”號樣本系統首席工程師路易斯·簡杜拉介紹,為了確保在火星表面成功鉆孔以取得樣本,研究人員曾在“好奇”號的試驗階段制作了8臺鉆頭,在20種地球巖石上鉆了1200多個孔。(陳一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