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北京時間2月16日凌晨,一顆直徑大約為46米的小行星近距離掠過地球。這顆被命名為2012DA14的小行星雖然與地球擦肩而過,但類似的近地小天體是否有可能撞擊地球,讓很多人有些擔心。
天文專家表示,有可能撞擊地球并帶來災害的近地小天體總數大約700顆。為避免這些近地小天體撞擊地球,有關部門和機構正擬定措施加以避免。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鐘大新介紹說,大多數小行星處在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之間,但在火星軌道的內側,以及再往地球軌道內側深入的范圍內也有小行星存在,這些小行星被稱為近地小行星。其中有的處于力學上不穩定的軌道上,因此被認為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有和地球等內行星互相撞擊的事件發生。
據統計分析,直徑10千米的小行星以秒速10千米撞擊地球時的能量,相當于30億個廣島型原子彈。許多科學家認為發生在大約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的原因,就是直徑10千米左右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
天文專家介紹說,有可能作為太空“殺手”威脅地球和人類的不僅有近地小行星,還有近地彗星。在天文學中,常把近地小行星與近地彗星統稱為近地小天體。
據美國“近地小行星追蹤計劃”的天文學家估計,有可能撞擊地球并帶來災害的近地小天體總數大約700顆。其中令天文專家最為關注的是一顆叫做“阿波菲斯”的近地小行星,據科學家計算,到2029年,直徑約300米的“阿波菲斯”與地球的距離將不到4萬千米。盡管這顆小行星2029年撞上地球的危險已被排除,但在2036年仍然存在著與地球發生碰撞的可能性。
鐘大新表示,為避免近地小天體撞擊地球,目前一些國家的有關部門和機構正在擬定計劃,制定措施,并逐步付諸實施。其要點有兩方面:一是要對近地小天體建立空間警戒網,進行嚴密的空間搜索和有效監視;二是系統研究和掌握攔截、爆破、擊毀及將其推離原來軌道等高新技術,以便化險為夷。(記者周潤健、蔡玉高)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