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滬蘇浙新增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 浙江一重癥病人首現重大轉機
聚焦H7N9
感染33例
死亡9 例
(截至4月10日17時)
上海:15人確診5人死亡
江蘇:10人確診1人死亡
浙江:6人確診2人死亡
安徽:2人確診1人死亡
據新華社電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昨日公布,截至10日17時,全國共報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33例,其中死亡9人。9日17時~10日17時,全國報告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5例。其中,上海2例,浙江1例,江蘇2例。
另外,上海1例患兒已于10日出院。目前所有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均已采取醫學觀察措施,未發現異常,尚未發現人傳人。
部分患者經治療病情好轉
有部分患者的病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出現了明顯的好轉。在浙江此前確診的5例患者中,除兩例死亡外,其中一患者楊某病情進一步好轉,另一患者賈某體內的H7N9病毒核酸已轉陰性,已達到轉出負壓隔離病房的醫學標準。
記者昨日在杭州某醫院通過監控視頻看到,目前楊某血壓和氧飽和度穩定,能眨眼,能在呼吸機幫助下正常呼吸,神志清醒,能聽懂醫護人員表述,病癥穩定。在目前見諸公開媒體的報道中,楊某是重癥病人中唯一一個病情出現重大轉機的。
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院士表示,接下來的治療仍要繼續采取積極而謹慎的綜合措施。闖過難關到康復,還需要經過脫離呼吸機,感染炎癥逐步消退、身體機能逐步恢復,以及病毒檢測陰性三道檢測標準。
李蘭娟表示,從目前看來,他們摸索并采用的“四抗二平衡”治療法對病情好轉起到了積極作用。“四抗”即是抗病毒治療、抗休克治療、抗低氧壓血癥和簡單的抗感染治療,“二平衡”指的是水電解質平衡和微生態平衡。
李蘭娟說,大量使用高級抗生素對身體副作用大,危害明顯,且病毒感染用高級抗生素并不對癥。為防止大量病毒感染可能造成的細菌感染,專家組只是少量使用了一些對細菌有效的簡單抗感染治療。而保持患者體內的水電解質和微生態的平衡,也對防止原有菌群紊亂,遏制病毒轉移起到了積極作用。
不過,并非所有的患者病情都很樂觀。患者申屠某已是79歲高齡,自身抵抗力弱,目前病情仍然危重。
首例出院患者非重癥病例
本報上海訊 (記者賀涵甫 實習生 向玉萍)記者昨天從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獲悉,上海確診的一名感染H7N9禽流感的4歲病患已于當日下午2時康復出院。
據悉,患兒李某是上海的一名幼托兒童,于3月31日出現發熱39℃、流涕癥狀,4月3日確診轉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診治。該院傳染科主任俞蕙說,該患兒并非因病重住院,而是在門診治療感冒發熱時,醫院作為流感監測哨點,主動將其病毒樣本送檢確診的。在連續5天的治療期內,患兒每日2次服用了規范劑量的“達菲”,而且患兒身體情況穩定,也未長時間躺在病床上,而是常在病房內跑來跑去玩耍。
院方表示,經過5天抗病毒治療后,患兒各項化驗結果和胸片檢查均為正常,這表明感染H7N9病毒并非全部重癥。經過連續兩次鼻咽拭子復查,結果均為陰性,在報告上海市衛生局及國家計生委后,患兒昨日治愈出院。醫院會按規定在72小時內對其回訪,當地衛生機構也會對其多加關注。
不過,“患兒感染的來源及原因還不能確定。”俞蕙說。經了解,患兒家中養了4只雞和1只鴨,但均未檢出H7N9病毒。記者了解到,從該患兒的臨床過程來看,病人的癥狀較輕,這表明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并非全部都是重癥,因此盡早發現并及早干預治療十分重要。
廣州市防控人感染H7N9
禽流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每日信息通報
(4月10日)
一、廣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監測情況
截至4月10日16時,我市暫未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和家禽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二、當天工作情況
市衛生局于4月9日對白云太和禽類批發市場從業人員流感樣病例進行采樣檢測7份,未檢出H7N9禽流感病毒。今天,市衛生局組織疾控人員對從化市興富農副產品批發市場178人開展職業人群健康監測,采集流感樣病例樣本4份,檢測結果未出;累計監測從業人員350人,采集流感樣病例樣本11份,其中7份未檢出H7N9禽流感病毒,4份結果未出。啟動活禽交易市場和候鳥棲息地等場所H7N9禽流感應急監測,越秀、花都及白云區采樣100份,未檢出H7N9禽流感病毒。從4月1日以來,累計采集活禽交易市場相關樣本503份,均未檢出H7N9禽流感病毒。市農業局對番禺和花都區家禽養殖場、批發市場及冷凍品市場防控工作進行檢查。市工商局出動執法人員 680人次,檢查市場600個次,檢查經營業戶3600個,責令220個經營戶改善經營環境。
三、專家建議
H7N9禽流感病毒不耐熱,65℃加熱30分鐘或煮沸(100℃)2分鐘即可殺滅。廣州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遠離活禽及死鳥。禽肉、禽蛋要徹底煮熟后方可進食,沒熟透的禽類請勿食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