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些年來,洋酒在國內市場的銷售數據不斷攀升。據統計,多年來洋酒整體以每年30%的銷售增長速度,席卷中國酒類市場。今年9月,在貴陽舉辦的國際酒類博覽會上,參展的1500多家企業中,境外企業達866家,首次占比超過半數以上,洋酒著手搶占中國酒類市場的野心顯露無余。
除了節節攀升的銷售數據外,洋酒的利潤更是令人咋舌。有業內人士表示,一瓶低端原瓶進口葡萄酒到岸價僅約1.3歐元,但是利用信息不對稱,這樣一瓶葡萄酒在很多內地三四線城市的賣價甚至能達到千元以上,其暴利情況可想而知。
國內市場的低谷以及外來品牌的沖擊,白酒行業面臨“內憂外患”的雙重考驗。在這個艱難時期,白酒行業更應該團結一致,共同應對。茅臺酒作為中國白酒的典型代表,作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品牌,有責任帶領中國的酒文化走向世界。同時,茅臺作為最具國際知名度的中國白酒品牌,抗擊洋酒入侵的重任更是責無旁貸。
其實茅臺酒在很早就之前就以經登上了世界的舞臺。早在1915年巴拿馬的萬國博覽會,茅臺酒就獲得金獎殊榮,與法國科涅克白蘭地、英國蘇格蘭威士忌并稱世界三大(蒸餾)名酒,是我國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近一個世紀以來,茅臺先后15次榮獲各種國際金獎,并蟬聯歷次國內名酒評比之冠,被公認為中國“國酒”。
新中國成立后,茅臺酒多次在國家的軍事、政治、外交中充當著重要角色,在國際上擁有特殊文化涵義。今年6月初的習奧會面,習主席用茅臺向奧巴馬總統祝酒,再次證明了茅臺無可爭議的“國酒”地位。在外國人眼中,茅臺酒就是中國白酒的“形象代言人”。
茅臺作為中國白酒抗擊洋酒的代表,除了茅臺自身過硬的品牌之外,還需要全社會的關愛和支持,讓這棵民族文化的大樹更加枝繁葉茂。茅臺不僅是中國人的茅臺,更理應大步走向世界,代表中國白酒與知名的洋酒來抗衡。貴州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就曾在日前表示,國酒茅臺作為一個百年民族品牌,提倡“中國味”的飲酒方式,喝的是中國的傳統,品的是中國的文化。國酒茅臺,以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弘揚,定將會成為文化引領中國白酒國際化戰略的中流砥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