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停產已經超過半年的美國電動車制造商Fisker Automotive(以下簡稱:菲斯科)賣股融資事宜,吸引了眾多中國車企的關注,東風、吉利、北汽、萬向等被指與菲斯科有過接觸,但這些企業均未對此事作出正面回應。
作為高性能電動跑車制造商,業內認為菲斯科技術和經驗雖有其先進性,但對于收購方的實用意義和成效性不足,很可能成為拖累自身發展的“包袱”。
多家車企低調接觸
外媒消息顯示,菲斯科計劃出售公司股權籌集2-3億美元的資金。目前菲斯科已經收到了多家海外企業的合作意向,其已經與至少4家中國企業有過接觸,其中包括東風、吉利、北汽和萬向等,有分析透露,合作有望在3月中旬達成,吉利勝算較大。
菲斯科成立于2007年,其研發了菲斯科-卡瑪的電動超跑車,該車在以鋰離子電池為驅動來源的隱秘模式下能連續行駛80公里;在鋰電池和發動機共同驅動的運動模式,則可將續航里程延長至483公里。該車售價約11萬美元,截至2012年底已經售出約1800部,不過也遭遇了一系列產品質量和資金問題。菲斯科迄今已經停產超過6個月,因此該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尋求合作伙伴,并急于在中國與中東市場實現突破。
據接近菲斯科的消息人士透露,該公司認為吉利對Fisker和其技術“更認真”和也“更熱情”,且吉利控股可以快速作出決議。“最重要的是,對于吉利我們是和一個決策者打交道。”其中決策者正是指吉利控股的董事長和創始人李書福。
對此,中國證券報記者致電東風汽車公司相關負責人,但始終未能打通電話。東風人士表示,該事項尚未對外公布,屬于公司機密,不方便對外透露。對于市場預期收購勝算較大的吉利汽車公司,公司也未有任何回應。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其所處的層面對收購事宜不知情,但并未否認公司接觸菲斯科一事。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菲斯科或許將與兩家或者兩家以上的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戰略合作將使菲斯科拿到開發第二款新車的資金,這對經歷召回和資金鏈出現問題的菲斯科而言,將極大地提升其投資者的信心。
購入或成車企“包袱”
當前,海內外電動汽車行業均遇到不同程度的阻礙,此時不少國際上的知名公司都紛紛出售旗下不賺錢的項目,以甩掉“包袱”專精發展。業內專家認為,國內車企花巨額資金接手這些“不良資產”,很可能成為拖累自身發展的“包袱”。車企更需要的,或許是這些知名企業的研發團隊。
盡管菲斯科的高性能電動車技術以及其豪華跑車經營經驗,對我國車企具備學習借鑒價值,但是業內對于收購以后價值的時效性和成效性均表示質疑。
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東表示,跑車是小眾的產品,對性能要求很高,但考慮其產量、用戶群、中國路況等多方面,電動跑車在國內幾乎很難發展。而且收購以后如何利用,能否取長補短,都需要深入考察。
新能源發展與應用產業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謝子聰也表示,菲斯科在美國市場做不起來,原因就是其市場定位和商業模式,導致無法上量走市場化道路,企業沒有效益;同樣,電動跑車目前在中國這個電動汽車初步發展的市場上也沒有價值和意義。
上述北汽新能源人士也坦言,菲斯科不符合公司的發展策略,自主品牌電動乘用車的規劃中未有高端電動跑車的構成,且對標的公司的市場前景持懷疑態度。
此外,據王子東了解,菲斯科公司產品所采用的多塊小電池并聯方式,可能導致組裝、檢測、散熱、熱場的均勻性等多方面的問題。
謝子聰認為,車企不應盲目海外并購,可以考慮以遠低于收購價的代價吸引其研發團隊,用以提升自身研發實力,做精技術水平。(記者 張怡)
(中國證券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