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周一:媒體曝出的兩條跟油氣價格調整有關的消息,對消費者而言是一壞一好。
第一,天然氣改革價格會大幅上漲,平均的溢價幅度達到一立方米0.6到0.8元。第二,成品油價格本周三可能下調,汽柴油價格有望重回到7元時代。
其實證券時報早在2月20日就報道了天然氣價格改革提速,三年完成氣價上調的消息。因為上一屆政府制定好的能源改革方案,今年兩會前天然氣價格調整的方案就已經走完流程,因為兩會,推出的時點往后延了一點。天然氣調價再次印證了市場化改革的潛臺詞——大漲小回。
漲價確實是必然的,因為油氣這兩類大宗商品,中國對外的依存度非常高,大量依靠進口,價格上跟國際接軌的壓力和動力都是不可遏制的。漲價是老百姓都能理解的,但最好不要借改革的名義漲價,也不要借改革的名義對價格進行不必要的干預,應該通過真正的改革,打破油氣資源生產、運輸、批發等環節的壟斷。
媒體報道了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正在加快醞釀,有希望推出,如果是這樣,還是值得期待的。至于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上個月江蘇浙江北京多地正在醞釀提高天然氣價格,A股相關的上市公司也有不少,深圳燃氣、長城燃氣等公司已經發了公告,準備開價格聽證會上調民用天然氣價格。油氣價格上調對上游掌握資源的企業是利好,當然買單的肯定是下游的用戶和消費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