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報訂閱
新聞熱線:0855-8251909
中新網訊 醞釀多年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日前經國務院通過,讓看重中國市場的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廠商來了精神,北京車展上首發的新能源車型達到創紀錄的88臺。昨天是本屆車展的首個專業開放日,汽車行家們發現,車展上的新能源車仍是由純電動車、增程式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這“老三樣”把持著,每一種技術都還沒有形成主導市場的優勢。
集中管理車輛將成突破口
近年來,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力支持,使得國際汽車巨頭和國內自主品牌汽車紛紛布下重兵。根據《規劃》,未來中長期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目標,即爭取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超過500萬輛。
雖然,在歷屆車展上,新能源車早已是常客,但走下展臺、走向市場的卻不多,這其中到底卡在哪?
當見到頭發花白的行業專家、國家“863計劃”電動車項目組組長王炳剛出現在自家展臺時,吉利汽車的新能源技術負責人有些吃驚。
“你們這款新能源車用的電池、電機都是哪個廠的?”王炳剛直奔主題,盯著眼前一臺被“解剖”示意的“熊貓”純電動車。看到行業技術專家如此關心,這位負責人也是毫無保留:“最近幾年,我們跟國內很多家大型生產廠家都接觸過,凡是能看上眼的產品,如不實現像燃油車那樣的規模化生產,成本就降不下來,選用也就挺麻煩。”
“國內新能源車推廣還處于起步階段,廠商普遍感覺難度很大。”王炳剛坦言,國務院通過的《規劃》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大利好,在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成本和充電設施仍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難點。由此看來,各地公交車、出租車等公共事業用車及政府公務車等便于集中管理的車輛,將成為新能源車的突破口。
電池尺寸插口應統一標準
雖然純電動車尚未被允許向個人銷售,但國內自主品牌廠商還是使盡渾身解數,力推旗下新能源汽車登上車展舞臺。比亞迪和長安汽車均請來了“帶妝”的新能源出租車出場,力求展示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前景。巧合的是,雙方均把象征著“經濟、環保”的字母“E”用在了新能源車的名稱上。參展人員表示,長安汽車E30如今已在北京房山區內上路,而比亞迪E6出租車也馳騁在深圳市的大街小巷。
記者發現,不少廠商的新能源車在電池型號、插頭接口類型上多少都存在的差異。對于那些量產并已經跑在馬路上的新能源汽車,業內專家表示,一定汲取手機行業的教訓,在充電站、充電樁、充電設備包括插頭、接口、鋰電池等硬件細節上統一標準,以免造成日后資源的浪費。
記者手記
專業車展 到底該看些什么?
從昨天開始,北京車展向社會公眾開放,從開展前買票人群排成的長隊中,從摩肩接踵的擺渡車站點,不難感受到車迷們對于這場在家門口舉行的汽車盛宴所傾注的關注和熱情。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個展會能否成為高標準、專業化的展會,觀眾的專業化程度至關重要。
北京車展已經辦到了第12屆,如今來捧場的觀眾,誰也不是絕對的外行。但回顧每次車展,一些輿論總將其歸結為“香車和美女”。不過,近幾屆越來越火的車模們,似乎已耗費了觀眾相機存儲卡里太多的空間。
在采訪中,不難發現當我們將鏡頭對準一個個靚麗的車模時,不遠萬里來到北京車展的美歐記者和觀眾,總會擠過擁擠的人群,在所鐘愛的汽車品牌展臺尋找自己最關注的新車,了解其性能與風格,如能碰上該車的設計師則更是大呼過癮。
也許,對于專業級的觀眾而言,在按下手中相機快門的時候,是不是也該想一想,來車展我們到底該看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