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報訂閱
新聞熱線:0855-8251909
新浪健康訊 核心提示:美國癌癥協會頒布了癌癥早期發現指南,給出了五種癌癥的查體規范,宮頸癌篩查、乳腺癌篩查、大腸癌篩查、子宮內膜癌篩查、前列腺癌賽差等。針對指南,國內醫生給出了適合我國的篩查建議,可以借鑒一下。
宮頸癌篩查
指南要求:從21歲開始到29歲之間的婦女應每三年做一次宮頸涂片檢查。若不正常,需進一步進行HPV檢查。在30歲到65歲的婦女應每五年做一次宮頸涂片和HPV兩項檢查;或每三年做一次宮頸涂片。65歲后,如果之前都定期檢查并都顯示正常,無須檢查。有嚴重的宮頸癌前病變史的,應至少連續檢測20年。接種HPV疫苗的人要根據年齡段篩查。
篩查建議:若宮頸涂片和HPV檢測都為陰性,在5年內發生宮頸癌的概率為0,但也不能放松警惕。目前我國主要應用TCT(液基細胞學)。國內篩查停止年齡為70歲。
對于宮頸癌的預防,21~29歲婦女可以每三年做一次宮頸涂片或者TCT檢查,30~70歲應每三到五年一次宮頸涂片(或TCT檢查)和HPV結合檢查,或每年一次的宮頸涂片(或TCT檢查)。
乳腺癌篩查
指南要求:在二三十歲的時候,要每三年做一次臨床乳腺檢查,平時可乳房自檢。40歲后要每年做次乳腺檢查,包括乳房X光。有家族史、基因傾向的婦女在乳房X光之外還要做磁共振成像。
篩查建議:在我國,乳癌的篩查中乳腺超聲往往先于鉬靶攝像,另外,中國女性乳腺較致密,對年輕女性首選超聲篩查。
20~39歲婦女可每一到五年一次做超聲檢查,平時每個月自檢;40歲及以上者應每年一次乳房檢查,可采用鉬靶X光和超聲相結合的方式,其中鉬靶最好間隔一年進行。中國人乳腺癌發病高發年齡早于西方10年,建議檢查提前。
結腸直腸癌和息肉篩查
指南要求:50歲男女都應做結腸直腸癌篩查。對息肉和癌癥檢查,選擇下述之一即可:每五年做一次纖維乙狀結腸鏡檢查,或每十年做一次結腸鏡檢查,或每五年做一次氣鋇雙重造影,或每五年做一次CT結腸鏡(模擬結腸鏡)檢查。如第1、3、4的檢查為陽性,應補做結腸鏡。
癌癥篩查,要每年一次大便隱血篩檢,或大便免疫化學測試,或大便DNA檢測,間隔不確定。如果測試結果為陽性,要做結腸鏡檢查。
篩查建議:結腸癌和息肉的篩查,國內一般用結腸鏡。CT模擬結腸鏡目前國內沒有廣泛開展,而乙狀結腸鏡因為主要觀察左半結腸,對于右半結腸的病變較難發現。
大便的DNA檢測最為客觀準確,但目前難以普及。普通潛血檢查易出現假陽性,而采用免疫法對大便進行測試,對極少數大出血者可能出現漏診。
50歲后應每年一次大便隱血檢測,最好連續檢測三次的大便樣。如呈陽性,需進行結腸鏡檢查。
子宮內膜癌篩查
指南要求:更年期的婦女如果有任何意外出血等情況,要及時跟醫生匯報。有病史的婦女,可能需要每年做一次子宮內膜活體檢查,應將這些情況跟醫生講明。
篩查建議:更年期以后的婦女意外出血要及時就醫。子宮內膜癌多通過陰道超聲進行初篩。可疑者遵醫囑檢查。
前列腺癌篩查
指南要求:現在還沒有研究證實篩查的潛在意義超過其危害。父親、兄弟在65歲前就患有前列腺癌的人,應該在45歲時與醫生商討是否進行篩查。如檢測,需要做前列腺抗原血液(PSA)檢查,可配合做直腸檢查。
篩查建議:前列腺癌因為多發生于年齡很大者,并且一部分病變發展較慢甚至不發展,因此是否篩查有一定爭論。當然,如果有家族史,可以如指南所說,與醫生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