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根據審計署最新披露的99個國外貸援款項目審計結果,有6個項目共被挪用2.37億元。
6月18日,審計署公布了《關于99個利用國外貸援款項目2010年度財務收支及項目執行情況的審計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底,上述涉及農業、能源、交通、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4000多億元投資已完成過半,其中利用外資202.45億元。據記者粗略統計,2010年后仍有100多億元外資有待投入。
根據報告,此次審計的99個利用國外貸援款項目計劃投資總額4246.2億元,其中利用外資345.03億元;截至2010年底,累計完成投資2598.88億元,其中利用外資202.45億元。
按資金來源性質劃分,20個為貸款項目,79個為贈款或援助項目。按貸援款機構劃分,世界銀行項目有46個、亞洲開發銀行項目有9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項目有41個、英國國際發展部項目有3個。
審計結果表明,項目總體執行情況較好,但也發現部分項目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挪用、滯留項目資金,涉及6個項目,金額共計2.37億元。二是工程建設與管理不到位,主要是未按規定進行招投標、違規轉分包、未按設計內容施工、監理不到位、超概算和資產閑置等,涉及18個項目,金額共計6.5億元。三是財務管理不規范,主要是會計核算不規范,提前支付合同款,經費支出超標準、未及時清理資產和往來款項等,涉及20個項目,金額共計11.8億元。四是貸援款機構財務報表披露項目支出分類不準確,涉及19個項目,金額共計0.22億元。此外,還有5個項目實施進展滯后。
審計署表示,對違規挪用項目資金和財務管理不規范的問題,已收回違規挪用的資金,并調整會計賬目;對工程建設與管理等不到位的問題,將組織認真進行招投標法律法規學習教育,糾正違規轉分包行為,將加強對施工和監理等單位的監督,切實規范建設審批和竣工驗收手續,盤活了閑置資產等。(潘高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