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騰訊財經訊 進入2012年,A股市場呈現震蕩筑底的態勢,一季度上漲2.88%的好頭彩,就是一個好的慢牛行情開端,目前A股處于震蕩反彈階段。歷史經驗顯示,A股超八成的概率如果二季度漲,全年即漲;二季度跌,全年即跌。因此,2012年的A股命脈跟二季度的表現息息相關。
近10年,A股全年走勢和二季度相一致的年數為8年,即超過八成的概率表現,二季度漲全年漲,二季度跌全年跌。《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2004年二季度A股跌幅為19.65%,而最終全年下跌15.4%;2005年二季度繼續下跌8.49%,當年A股仍然下跌8.33%。2006年筑底回升,當年二季度上漲28.8%,最終全年暴漲130.44%;2007年迎來最大的牛市,二季度上漲20%,當年漲幅高達96.66%。而從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表現看,2009年A股走勢出一波小牛行情,當年二季度漲幅為24.7%,最終全年強勢上漲79.98%。此外,股市持續回調整理兩年之久,這兩年期間的二季度均下跌。通過歷史數據對比發現,A股二季度漲全年漲,二季度跌全年跌,走勢相一致的概率相當高。
二季度繼續反彈概率大
A股估值水平處于歷史底部區域,整體的盈利預期出現企穩,向下空間有限。
招商證券認為,A股估值水平處于歷史上的底部區域,即使和國際相比,估值水平也不高;近期整體的盈利預期出現企穩,這意味著市場整體向下風險不大,預計二季度市場在短期休整之后仍會有所回升,主要推動因素仍然是資金面改善帶動的估值提升。盡管短期市場受到通脹預期上行、盈利預期下行的制約;但二至三季度期間,在通脹整體上處于溫和區間的背景下,不能排除信貸出現放松、市場出現一波快速反彈行情的可能性。
經濟下滑預期有所回暖,海外經濟按部就班,市場將在調整中迎來曙光。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在二季度,面臨經濟下滑預期有所回暖,海外經濟按部就班,美元強勢震蕩的局面。打破僵局的力量正在積聚,從僵局到變局,市場將在調整中迎來曙光,投資當立足防御,靜觀其變,并積極關注政策變化。
二季度中后期,藍籌股分紅主題、資源價改主題以及制度變革主題帶來機會。
中原證券表示,在季報業績及制度建設的沖擊期,A股市場在二季度前期或繼續調整。不過,當市場充分反應多重利空因素的集中沖擊,并進入業績真空期之后,多重樂觀預期有望再度抬頭,A股市場在二季度中后期或再度反彈。預計上證綜指主要運行區間在2000點-2500點,對應2012年10倍至12.5倍市盈率。二季度市場低位震蕩,行業輪動的催化因素或并不顯著,機會將來自于階段性的主題投資,藍籌股分紅主題、資源價格改革主題以及制度變革主題。
三因素決定中期走勢
4月5日,A股市場以放量長陽拉開二季度大幕,此后逐步震蕩走高,市場做多氛圍良好,那么,后市行情如何演繹?分析人士認為,三方面因素將成為左右年度行情的關鍵。
其一,政策調控會否出現松動。持續從緊的調控政策正是去年股市長久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本輪行情的下跌,也正是從管理層要繼續嚴控房價的表態而開始的。目前有部分銀行對首套房貸者的貸款有所松動,貸款利息折扣達到了8.5折,銀行M2余額同比增長13.4%,M1余額同比增長4.4%,M1與M2的余額同比增長差額持續放大。
其二,長線資金是否馳援A股。4月3日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宣布,新增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500億美元,總投資額度達到800億美元;同時,新增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500億元,總額達到700億元。加之此前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養老金委托投資運營增值保值的問題,都引起了市場對長線資金注入股市,緩解場內資金壓力的期待,但至于長線資金何時入市,目前仍是未知數。
其三,基本面的變化和政策放松預期存博弈。最新公布的一季度GDP同比增長8.1%,創下2009年二季度以來的新低,而一季度CPI同比漲3.8%,距離今年4%的調控目標僅一步之遙。分析人士表示,數據軌跡顯示CPI雖還處于下行通道當中,但不容樂觀。經濟數據差強人意的表現雖然增強了宏觀政策微調力度進一步加大的預期,但由于目前處于一個滯脹階段,央行貨幣政策是很難出現比較大的調整的,即使有所微調也會比預期時間相對延后。一方面一調整通脹或馬上反彈,另一方面不調整目前工業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增速將出現快速見底,可能采用方法更多依賴于利率、財政支出。如果依靠財政支出的話,經濟回升過程將明顯延長。所以市場很難出現V字型走勢,探底過程或將繼續進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