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報訂閱
新聞熱線:0855-8251909
近日,微博上一篇“青霉素哪里去了”,引起不少人的關注和共鳴。發帖人是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日報》高級記者詹國樞:“北京某大醫院院長訪美,見到美國不少醫院至今還使用青霉素。不由大為感慨:青霉素,挺好挺管用且挺便宜的藥,咋在中國城市醫院幾乎就絕跡了呢?”
確實,在一些市民的記憶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感冒發燒、扁桃體發炎,上醫院就打青霉素。小小一瓶,便宜又好用。然而近些年來,青霉素好像越來越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艾F在還有廠家生產青霉素嗎?”一些市民發出同樣的疑問。
記者走訪了本市多家醫院發現,青霉素雖然尚未絕跡,但的確正在“被邊緣化”。
■探訪
頭孢類取代青霉素
記者先后走訪了幾家三甲醫院和二級?漆t院。醫生告訴記者,青霉素仍在醫院通行,但在輸液室里,記者看到,最常見的是價格較為昂貴的頭孢類的抗生素藥物,使用青霉素的患者很少。
在西城區的一家二級醫院,記者采訪了患者陳先生。他由于耳內部管道堵塞,需要輸液并完成鼻部理療。陳先生的輸液用藥是阿奇和另外一種頭孢藥物,連續7天輸液,已經花掉了1100多元!皟r格上感覺還是有點貴,本來也想用青霉素這樣便宜的,不過最后還是聽醫生的吧,人家開什么咱就用什么,最重要的是能快點把病治好!彼f。
記者又詢問了幾位患者,基本都持陳先生一樣的態度。記者在輸液室做了簡單的調查,發現其中只有一人用的青霉素,其他人用的都是頭孢類的抗生素藥物。輸液室的護士告訴記者,青霉素醫生開得比較少了。
■原因
過敏嚴重 醫生開方謹慎
既然青霉素廉價又有效,為什么現在卻被很多醫生“放棄”了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醫生道出了“苦衷”。由于注射青霉素容易產生過敏,且過敏反應發生率較高,后果嚴重,醫生坦言開處方時確實存在一些心理顧慮。“聽說其他城市出現過由于使用青霉素過敏,患者休克跟醫院打官司的事情。”因此,一般醫生開青霉素都很謹慎,患者使用前也要經過嚴格的皮試檢測。
消費者邱女士說,青霉素屬于處方藥,沒有醫生處方,在藥店也買不到,她就是想用也用不上!芭逻^敏可做皮試篩查啊!彼J為過敏反應不能成為避用青霉素的理由。
價低利薄 廠家不愿生產
記者發現,除了醫生處方開得謹慎,廉價也成了青霉素被邊緣化的一個潛在原因。一支普通的青霉素約1元,按一天5支計算,加上鹽水輸液費,一天最多也就二三十元。患者陳先生7天輸液全部費用加起來不過200元上下,而他卻花了1100元。
“價格便宜,利潤就低。”業內人士一句話道出其中原委。青霉素之所以被棄用,是因為在“以藥養醫”的背景下,它給醫院及醫生帶來的經濟利益太少。這就像很多便宜藥“中標死”,越價廉利潤越低,廠家越不愿生產,最終難逃退出市場或被邊緣化的厄運。
■背景
抗菌藥濫用嚴重
據了解,抗菌藥物濫用的情況在我國相當嚴重。現在往往只是發燒,患者就要用一些又貴又猛的頭孢類抗菌藥。
據2006-2007年度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結果顯示,全國醫院抗菌藥物年使用率高達74%,而在美英等發達國家,醫院的抗生素使用率僅為22%至25%。另外,我國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則高達70%,其中外科患者幾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達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