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中國證券報訊 消息人士日前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春節后,央行對部分中小商業銀行實施了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控措施。這些銀行主要是城市商業銀行。
這是央行今年宣布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動態調整后采取的實質性舉措。當前,物價上行壓力較大,不少機構預測1、2月CPI漲幅可能超過5%,潛在通脹風險因素仍未消除。預計央行將在上半年特別是一季度,使用較嚴厲的調控政策工具組合。差別存款準備金率作為調控的常態工具走上了政策前臺。
一季度央行面臨較大的流動性管理壓力。新年伊始,在儲備項目貸款需求釋放及信貸“早投放早受益”觀念推動下,人民幣新增貸款出現井噴,中小銀行放貸沖動強烈。某國有大銀行總行有關人士表示,央行此前已定下各行1月新增貸款額度不能超過全年目標總量的12%,但1月前兩周各行放貸額度已突破該比例。之后在政策嚴厲調控下,不少銀行1月下旬放緩信貸投放節奏,部分銀行暫停當月貸款投放。盡管如此,1月信貸還是超過1.2萬億元。
為有效控制貨幣信貸,實施差別準備金率成為央行必然選擇。央行擬定的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實施公式為,銀行上繳的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等于按照宏觀穩健審慎要求測算的資本充足率與實際資本充足率之差,再乘上該行的穩健性調整參數。
業內人士指出,根據央行公式,資本充足率越低的銀行,被實施差別存款準備金率的概率越大。去年以來銀行信貸大擴張,不少中小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已觸碰監管紅線。(鐘正)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