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足球-勁體育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2011賽季,中國足協接軌國際足壇全面實行自由轉會制度,球員的自主權得到進一步鞏固;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北京國安隊五名本土大將成為自由球員,俱樂部面臨本土人才和國有資產雙重流失的窘境。
2008年年末,自由風第一次迅猛地吹襲了中超俱樂部。周海濱的離去,讓魯能損失了至少1000萬的轉會費。兩年之后的2010歲末,國安有可能因為徐云龍、楊昊、黃博文、王長慶、杜文輝五名合同到期球員的離去,流失2000萬以上的收入。
危機最早出現,但無人重視
徐云龍等五人,與國安簽訂的工作合同將于2010年12月31日到期,按照足協公布的“自由轉會”規定,他們可以在合同到期后以自由身轉投其他球隊,而引入者不需要支付轉會費。如果五人一旦離去,對于國安的打擊肯定是相當大的。
但事實是,與其他中超足球俱樂部相比,國安擁有更長的時間防患于未然。2006賽季結束的時候,當時國安隊內公認個人技術最好的高雷雷宣布離隊,開始了他此后為期數年的海外足球生涯。“在國外,我更能體會到足球的樂趣。”自由對高雷雷很重要,也正因為他對自由的追求,才使自己離開國安的時候沒有受到任何政策上的限制。原因很簡單,2006年底,他和國安俱樂部的合同到期,他能以自由人的身份加盟任何一支海外球隊。
由于當時外界對此事并未過分關注,也沒有人認為這次自由轉會事件將會全面解凍國內的轉會體系。國安和國內其他俱樂部一樣,為掌握俱樂部的主動權,仍然是與球員每年一簽工作合同。合同的簽訂時間一般都是在轉會截止之后。這種做法直接導致球員在工作合同的簽訂過程與俱樂部很難擁有平等的談判機會。道理很簡單,轉會已經結束,如果不簽合同將無法參加比賽。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如果球員提出轉會,俱樂部會根據中國足協制定的轉會規則提出轉會費。在前兩年的足球環境中,很多球員都因為轉會費過高而無法轉會,俱樂部一時間站在絕對主動的位置上。
這種局面在2008年底得到了徹底的動搖。周海濱和馮瀟霆兩人在合同與原俱樂部到期之后,分別以自由人的身份轉會至荷蘭與韓國的俱樂部。實德和魯能沒有收到一分錢的轉會費。俱樂部方面雖然提出了諸如中國國情以及投資人利益等困難,仍然難以阻擋中國足球向世界足壇靠攏的趨勢。為保護各個俱樂部的利益,中國足協規定2010賽季的國內轉會仍然沿用以前的保護期政策,即便球員與原俱樂部合同到期,如要轉會其他俱樂部也要經過原俱樂部的同意。
恒大的一天與國安的一周
其實在2010賽季,很多俱樂部便已經做好了對即將到來的“自由轉會”的防范工作,大多數球隊都與自己的球員簽訂了三年或以上的合同。
國安并不例外,他們本來試圖在2010年年初與大部分球員簽訂一份兩年以上的工作合同,但在談判中某些條款并未達成一致。當時剛剛上任的國安俱樂部總經理高潮親自前往昆明紅塔基地,與在那里集訓的球員逐一談話簽約,50多歲的人連續工作了好幾天,強度之大可想而知。工作完成之后,直接乘晚班飛機返回了北京。
不過,當時在昆明的球員并非全部,楊昊、黃博文和楊智等人在國家隊集訓。高潮完成了昆明的簽約之后,立刻前往上海與國腳進行談判。按照俱樂部的初衷,希望與楊昊、黃博文等人簽訂三年以上的長期合同,但因為合同條款存在分歧,簽長約一事受阻。
作為國企,中信集團投資中國足球時間最長,而且財務制度都有嚴格的流程。本賽季初期,董事會已經確定了每名球員的收入上限,俱樂部層面手中的權力非常有限。因此,如果球員認為自己的收入不符合預期的時候,俱樂部方面很難擅做決定增加收入。如重新審批,則需要再走一遍財務流程。最終的結果是,徐云龍等五名球員與俱樂部最后只在某一層面之內達成共識,這五人的合同年限也僅是一年而非三年。
與私營企業相比,國安足球俱樂部無疑具備更雄厚的背景,但在利用價格杠桿進行挖人等短平快的行動上,船大難調頭的弊端則顯露無遺。這一點,國安俱樂部內部人士也承認,他們甚至舉出恒大的例子——只要許家印點頭,廣州隊可以揮動著支票肆意購買心儀的球員。同樣的情況如果放在國安,則需要俱樂部提交中信國安集團,然后經過集團高層的認可才能落實。同時,由于中信集團內部企業對俱樂部的贊助力度很大,很多問題也需要考慮贊助商尤其是內部兄弟單位的意見,造成了反應時間的滯后。“比如同樣動用1000萬買一名球員,在恒大也許只需要一天的時間,但在國安的周期至少是一周。轉會市場上,運轉周期的長短將直接影響結果。”
國有資產流失,誰來買單?
上一個賽季,魯能曾經出資1000萬人民幣求購徐云龍;身為國腳的楊昊、黃博文兩人的身價估計會超過500萬;杜文輝和王長慶的轉會費基本線在一兩百萬。如果上述五名自由人全部離開國安,擁有國企背景的國安俱樂部的損失至少是2000萬人民幣。
國安方面能夠造成如今的被動局面,除了背后機制的運行模式起到了客觀的作用以外,俱樂部層面主觀的運營方法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失誤。由于中國足協已經提前一年宣布2011年國內轉會制度全面接軌國際,按照規則,俱樂部應在球員與俱樂部合同到期前六個月完成續約。
但事實卻是,在年初與5名球員未簽訂長約之后,國安俱樂部并未在6月份再次啟動與隊員的續約工作,據記者了解,當時俱樂部并未與這些球員進行過關于合同的任何溝通。對于合同中規定的,盡管球員與俱樂部只有一年的合同,但在10月1日之前北京國安享有優先續約權,俱樂部亦未有重視,在10月份之前完成續約。“那個時候,即便其他俱樂部開出了與國安同樣的條件,只要國安方面行使優先續約權,球員談判的主動權仍在俱樂部手中。”一名行內人士表示。
即便上述兩個關鍵時間截點一一錯過,在聯賽于11月初結束之時,俱樂部其實還有時間補救,可以將下賽季的人員資金安排提前上報,從而縮短工作周期,為在12月31日前完成續約工作提前做好準備。但事實卻是,到目前為止,俱樂部仍未啟動與球員進行續約問題的談判。俱樂部目前的工作重心全部集中在外教的引進上。
國安五子的轉會風波,引起了北京球迷的強烈反應。如果一旦國安挽留的行動失敗,球員離去,那么對于球隊的打擊將是巨大的。因為在國安五子中,只有杜文輝是替補,而其余四人均是主力或主力替補,球隊不可避免將面臨陣容重組的問題。有消息說,如果自由球員全部離開,集團高層必會對俱樂部進行問責,而身為總經理的高潮極可能要負上責任。
對于國安而言,除解決當前五名自由球員的問題外,更深遠的思考應是使今后那些有可能成為自由人的骨干球員不會繼續成為俱樂部正常運行過程中的“突發事件”。


